《江蘇經濟報》(2024年5月16日B4版)
日前,位于安徽省來安經濟開發區內的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生產車間內,600余臺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在工作臺間搬運光伏儲能電池的生產配件,機械手臂熟練地抓取、裝卸材料。該公司全自動智能制造生產線高效運轉,呈現出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目前光伏訂單充足,為了達到滿產滿銷,公司所有生產線全負荷運轉。隨著二期年產13GWN型電池項目的全面投產,今年產能將突破53.5GW。”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關部負責人歐陽建波對今年發展充滿信心。他表示,該企業主要從事光伏儲能電池的生產,之所以選擇在來安投資,除看中該地獨特的交通、區域、資源優勢外,還有當地完善的光伏上下游產業鏈優勢。
同樣位于來安經濟開發區的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極具創新力的太陽能科技企業。其在來安投資的一期項目于2019年11月7日簽約,12月29日開工,2020年5月28日正式投產,實現當季簽約、當季開工、半年投產,創造了大體量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這得益于該縣良好的營商服務環境,以及幫扶人員優質高效的服務。”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當地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他說,企業從招引到投產,該縣實行全過程閉環幫扶,晶科能源滁州基地投產這幾年,每年都跨越一個新臺階,讓企業對在來安的投資充滿信心。
近年來,來安縣搶抓光伏產業發展新階段新機遇,聚焦光伏組件、光伏玻璃、電池片等領域的光伏產業鏈上下游重點環節,制定光伏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產業布局,結合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梳理招引目標清單、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完善跟蹤服務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斷充實、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規模,推動全縣光伏產業做強做優做大。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光伏產業項目5個,其中重點建成項目3個、在建項目2個,主要涉及光伏電池片、組件、光伏膠膜等領域,2023年光伏產業鏈產值達268億元。
“我們充分發揮捷泰、晶科等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圍繞固鏈、延鏈、強鏈,招引了一批先進光伏企業,做大追‘光’文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據來安縣發展改革委主任胡志斌介紹,該縣按照全產業鏈理念完善產業體系,進一步聚力延鏈補鏈強鏈,充分發揮現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匯聚整合上下游資源,完善高光伏玻璃、封裝膠膜、背板材料等配套環節,進一步建設打造規模化、集群化產業生態。同時,全力以赴強化要素保障,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有機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助推企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圍繞企業需求,制定幫扶政策,進一步聚集人才、資金、資源,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此外,以創新平臺和項目為依托,加大對光伏產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培育一批突破關鍵技術、引領學科發展、帶動產業轉型的領軍人才。
“要進一步壯大光伏產業,就要狠抓項目招引,穩步提升產業規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胡志斌表示,來安縣發展改革委將緊緊圍繞光伏產業鏈關鍵環節,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和項目,大力拓展產業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積極引進新能源配套產業項目并爭取落地,積極培育光伏產業優質項目,實現產業產值穩步增長、產能繼續提升;同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加強與各單位部門的協調溝通,狠抓跟蹤服務,及時幫扶解決項目招引所遇到的要素保障問題,力求在光伏項目招引及項目儲備工作中取得實效。呂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