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山建設目前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下一步怎么干?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4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2033年,大黃山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4000億元,接待國內游客超過6.7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7900億元。大黃山四市將協同聯動、資源耦合,探索游客服務“一碼游”、文旅監管“一張網”,成立大黃山機場聯盟,開發四市低空短途航線。
到2033年大黃山地區旅游收入超7900億元
把大黃山地區建設成為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安徽省按照“五年見成效、十年成規模”的建設步驟,一張藍圖、久久為功,扎實推進大黃山建設。
2024年到2028年,大黃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建成3家以上國際性會展中心場館,四市分別新建1—2家國際品牌酒店。到2033年,大黃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000億元,六大高端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接待國內游客超過6.7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7900億元,六大高端服務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重要支撐,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享譽世界。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安徽省將在大黃山地區高品質發展休閑度假產業,大力發展創意產業,高水平發展體育賽事產業,同時,積極發展醫療康養產業,加快發展會展產業,提升發展文化服務產業。
10年打造100個場景工程
怎樣支撐保障大黃山建設?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資金支持方面,安徽省將設立1.8億元的大黃山建設專項資金和首期30億元的大黃山產業投資基金。探索和推廣“村落徽州”綠色金融、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金融等新型投融資模式。
在土地資源方面,市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林地定額指標保障大黃山重點項目建設,爭取大黃山地區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安徽省將通過十年時間,在企業興鄉、能人助鄉等10個領域,打造1000個場景工程。
建設過程中,安徽省將嚴格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機制,確保重大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同時,推進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注重引進高品質醫療、教育、文化等資源,提供高端服務。
探索游客服務“一碼游”文旅監管“一張網”
大黃山地區包含黃山、池州、宣城、安慶四市。根據《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行動方案》,要建立大黃山城市聯動發展機制,由四市輪值。今年由黃山市首次輪值,黃山市委常委、黃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葉建強在發布會上表示,大黃山四市都擁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大黃山作為統一的IP,需要四市協同聯動、資源耦合,才能促成更大知名度、更強感召力,實現共享共贏。
大黃山四市今年將協同推進一系列重大事項,聯動打造串聯四市特色旅居產品,設計一批大黃山研學旅行精品線路,探索建立大黃山康養城市聯盟,爭取共同申報全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和舉辦環大黃山自行車賽事,推動文旅康養產品升級。今年還計劃制定大黃山統一旅游服務標準,完善異地旅游投訴受理機制,探索建立大黃山應急救援聯動體系。成立大黃山民宿、自駕游等行業聯盟,探索游客服務“一碼游”、文旅監管“一張網”。
加強交通互聯,大黃山四市計劃編制大黃山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建設一批互聯互通交通設施,打通與毗鄰地區“斷頭路”。成立大黃山機場聯盟,優化拓展境內外航線網絡結構,開發四市低空短途航線,做強做優大黃山航空旅游市場。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