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滁州市第三屆采茶節暨“西澗春雪杯”手工制茶大賽在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民宿舉辦,參賽的40名茶農、茶產業經營者、制茶愛好者同臺競技,演繹出一場精彩的“指尖對決”,并通過南譙融媒視頻號、抖音號等平臺飛入“云端”。
大賽評委由中茶所專家組成,評分根據選手制作的樣品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進行綜合評分,綜合評審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現場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圍繞茶文化的新編節目同樣吸人眼球,通過舞蹈、民歌與茶主題深度融合,帶領觀眾一同領略茶葉蘊含的文化底蘊。在農產品展銷區擺滿了本地特色農產品,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邀請專業主播現場帶貨,通過搭建新媒體平臺推銷本土特色農副產品。現場還設置茶道體驗室,供觀眾品嘗新茶怡人的香味。
“通過賽后和其他選手的溝通交流,相互借鑒學習了很多制茶技巧。”本次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余洋介紹,茶品質的好壞,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鮮葉原料,但茶葉色、香、味、形在制作過程中變化很大。同樣的鮮葉,經不同手法炒制,結果可能大相徑庭。手工制茶作為一個傳統的技藝,是祖輩們智慧的結晶,有著機器制茶很難取代的優點。
據了解,施集鎮位于風景秀麗的5A級國家森林公園——瑯琊山腳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資源稟賦孕育出施集茶葉獨有的味道。施集綠茶也以“香高、味濃、板栗香”的特點被省、市確定為馳名商標和省著名商標,其中“西澗春雪”獲首屆“中茶杯”二等獎,2000年獲國際名茶評比金獎,2023年申報為國家地理保護標志。
“今天的采茶節,既是我們展示茶產業、茶品牌、茶科技的重要平臺,也是我們做優茶品質、做強茶品牌、分享茶紅利的全新起點。”南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以發展茶產業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途徑,讓更多的農民分享致富的幸福,讓這片葉子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