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去年通過‘免申即享’收到了一筆獎補資金,不用提交申報材料,直接在合肥產業政策平臺確認一下信息就行,實在太貼心了!”安徽中科光電色選機械有限公司行政部長介紹,相比以前申報項目資金獎補需要準備很多材料,現在的審批效率非常高。
企業“足不出戶”就獲得獎勵補助資金,這得益于合肥的“免申即享”政策。“免申即享”指的是通過打通部門數據“壁壘”,惠企政策制定出臺后,無需企業提出政策兌付申請,精準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并主動開展政策兌付,讓企業免申請即可享受政策優惠,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高政策服務效果,推進惠企政策服務便利化,2022年以來,合肥市升級優化市級產業政策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推進產業政策“一網通辦”改革,不斷擴大政策“免申即享”范圍。依托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門戶系統,通過調用該系統中涉企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構建企業全景畫像分布,運用大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政策精準匹配相關企業,進一步激發合肥市場經營主體活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合肥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累計推出84項市級產業政策“免申”清單,平臺可提供“免申”信息確認、兌現金額查看短信提醒等服務,方便企業快速查閱相關數據、掌握政策全流程兌現路徑。截至去年底,合肥市通過“免申”方式兌現資金16.4億元,惠及企業9200余戶次。
據悉,平臺還在政策推送上實現了智能匹配,企業可以通過“政策指南針”功能,一鍵生成政策推薦報告,包含企業可申報政策、政策匹配度以及政策申報路徑等信息。(記者 郭琪 實習生 黃欣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