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安徽新聞 > 正文

從“千萬工程”出發,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每年的兩會,“三農”都是高熱度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體現出對“三農”的高度重視,這也與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部署“三農”領域重點工作一脈相承。作為農業大省,安徽如何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要重點推動?對此,出席全國兩會的我省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賦能——發展鄉村產業 促進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國各地的鄉村產業遍地開花,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著眼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鄉村富民產業”。

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融合,是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園區建設和裝備現代化,是促進三產融合的重要抓手。”全國政協委員馬傳喜認為,應依托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以此帶動周邊農業生產按區域集中,形成相互銜接的產品鏈條。同時,推動種養業的規模化,以此配套建設相應的加工基地、(冷鏈)物流和交易市場等。

值得注意的是,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的過程中,農產品加工業是關鍵,也是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核心。近年來,安徽省堅持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下大力氣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

以肉牛產業為例,當前安徽省正大力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爭取再造一個千億級綠色食品肉牛產業。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張莉建議,支持安徽建設國家種公牛站、核心育種場、肉牛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加快牛肉消費市場多元化發展,打造適宜本地養牛本地消費區別于進口牛肉的“中國熱鏈”。聯合肉牛養殖主產區和牛肉主銷區,建立產區和銷區分類分級標準建設示范點。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是農民增收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產業興農的態勢越來越蓬勃,農民收入才更加有保障。

鄉村產業發展如何因地制宜,找準路子,塑造核心競爭力?“只有結合自身特點選準主導產業,才能闖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產業振興之路。”全國人大代表楊廣奇以發展茶產業的鄉村為例,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支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強化資金支持,開展綠色生態茶園建設,提升茶園生產能力,推廣綠色技術模式,把本地特色茶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響,更好發揮出產業富民強村的作用。

塑形——改善人居環境 城鄉融合發展

把鄉村建設好,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內容。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其中,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樣本,“千萬工程”蘊含科學方法,彰顯實踐偉力,需認真借鑒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千萬工程”也是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20多年的持續努力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

去年以來,安徽省提出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并將其作為推進安徽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號工程”和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礎工程”。

“提升鄉村建設水平要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拓展通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讓鄉村更加宜居宜業。”全國政協委員余靜深有體會地說,去年,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緊抓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機遇,推動實用型村莊規劃編制,目前已完成10個自然村的美麗宜居改造提升,另有8個正在有序推進。此外,大灣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全村綠色能源零碳供給,成功打造全省首個“零碳”示范鄉村,大灣村入選“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及“最干凈旅游鄉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

事實上,“千萬工程”面向農村、扎根農村,卻并非把農村與城市兩者割裂開來,而是帶來城鄉關系的深刻變革。只有當鄉村有了與城市不一樣的風景,才能讓鄉村成為城里人的“詩與遠方”,最終探索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機制。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必須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全國人大代表王建偉表示,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鑄魂——強化黨建引領 繁榮鄉村文化

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保障,也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基石。在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激發鄉村治理活力和治理能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實現與鄉村振興多元主體良性互動,基層黨組織必須充分發揮引領作用。

“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好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覺悟、高能力的基層黨員干部隊伍,進一步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更好發揮黨組織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楊廣奇表示,要進一步健全黨領導“三農”工作體制機制,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可以將鄉村產業形成納入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考核,把老百姓口袋‘鼓’多少進行量化,即對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進行量化考評,激發農民自主創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優秀鄉村文化能夠提振農村精氣神,增強農民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

當前,安徽省積極適應社會發展新要求、群眾需求新變化,創新探索文化惠民方式,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凝聚干部群眾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文化如何做好保護傳承?如何滿足農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鄉村文化的資源內容相當豐富,挖掘保護利用好鄉村文化是文化振興的基礎工作。”全國人大代表丁德芬表示,要深入挖掘梳理各地村鎮的歷史文化脈絡,凝練其精神特質與文化內核,建設村鎮文化地標,并將鄉村文化內涵與鄉村旅游、文化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起來,開發各類文旅產品,以文促商、以文興農。同時,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滿足人民對高效、便捷的文化生活的追求,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記者 許昊杰 李明杰 范孝東 李 浩 方 舢)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裙子底下真空h揉搓小雪|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版|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性|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东北大炕王婶小说|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区| 午夜福利啪啪片| 阿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38部杂交小说大黄|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三上悠亚破解版| 日本理论午夜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正在播放julia女教师|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美景之屋4在线未删减免费|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xxxx日本性|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免费| hkpic比思特区东方美人|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福利视频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