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通訊員施正言 全媒體記者呂靜遠)2月26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市委書記許繼偉在合肥主會場參會。市委副書記、市長吳勁,市政協主席汪建中,市委副書記金力,滁州學院黨委書記畢明福,市領導周文芳、鄧繼敢、蘇虹、余成林、單培等在滁州分會場收聽收看。
會議宣讀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以及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工作突出的市縣、園區、企業、科研機構進行表揚的通報;省領導為2022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匡光力、宛曉春等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獲得者,合肥市、蕪湖高新區、省新能源汽車集成技術產業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作了交流發言。
根據會議通報,滁州市、全椒縣入選2022年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督查激勵先進市、縣;安徽省先進光電子材料及系統產業創新研究院(安徽光智科技)入選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工作突出的科研機構;由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高純砷烷、磷烷等特種氣體的研發與中試項目”,以及由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超厚大尺寸高均勻性CVD硒化鋅規模化成套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安徽,對我省科技創新寄予殷切期望、賦予重大使命、提出明確要求。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把科技強省作為“七個強省”建設的首位目標,以超常規舉措大抓科技創新,奮力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聚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大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著力促進科創產業深度融合,全力強化高水平人才支撐,我省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顯著增強,新質生產力快速壯大,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全面起勢,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前列,安徽在全國創新版圖中占據重要一席之地。
會議強調,做好新時代科技創新工作,必須始終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建設科技強省的責任感使命感,讓科技創新成為安徽厚積薄發最堅實的底座、動能強勁最有力的支撐、大有可為最可靠的保障,更好發揮經濟增長極、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作用,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一要建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上聚力突破。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平臺能級,
全面加強高校科技力量建設,構建起“國字號”牽引帶動、“省梯隊”跟進聯動的發展格局,不斷推出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勇當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尖兵。二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上聚力突破。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強化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解卡”行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推動數智賦能產業發展,積極搶占新領域新賽道,以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壯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三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上聚力突破。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主體作用,大力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擴面提質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建強高水平科技企業隊伍。四要加強區域協同創新,在打造全域創新格局上聚力突破。優化科技創新空間布局,增強合肥的輻射帶動力,發揮蕪湖、蚌埠“兩翼”作用,強化多點支撐,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擴大對外科技交流合作,培育一批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市、創新縣、創新園區。五要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在打造人才發展和創新高地上聚力突破。與時俱進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和抓手載體,深入開展“人才安徽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動,健全頂尖人才、緊缺人才、創新團隊定向招引機制,實施江淮戰略帥才計劃,持續壯大卓越工程師隊伍,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全力服務人才在皖發展,推深做實職務科技成果賦權、科研經費“包干制”、科技人才評價等改革,進一步激發創新主體和人才活力。六要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上聚力突破。加快重塑科技領導體制和管理機制,完善省市縣三級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科技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健全季度“賽馬”和科技創新指數評價,抓實科學技術普及宣傳教育,講好安徽創新創造故事,讓科技元素在江淮大地無處不在。
會議強調,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創新創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國之大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積極投身“三地一區”和“七個強省”建設,潛心鉆研、探索科技前沿,迎難而上、攻克技術難關,學以致用、推動成果轉化,在科技報國、科技強省的生動實踐中書寫精彩人生。全省各級各部門要關心愛護科技工作者,主動靠前為他們排憂解難、松綁減負,理直氣壯地讓有作為、有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生活愉快、創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