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明彬
應明彬,男,1975年5月生,中共預備黨員,來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汊河青志協救援隊隊長。自2015年開啟志愿服務公益之路,應明彬自掏腰包10萬元購買救助設備,自學掌握11項應急救援技能,用私家車無償出勤救援近5萬公里,投身急難險重的救援任務共300余次,個人志愿服務時長達3500小時,幫助人民群眾挽回財產損失近百萬元。2020年以來,先后赴河南鄭州、河北涿州等地抗洪搶險,轉移受困群眾累計達1000余人,幫助災區全面消殺120平方公里、清淤面積達3千平方米。在應明彬的帶動下,愛人和大兒子也加入了汊河青志協救援隊,累計參與救援尋人、營救被困群眾等各類救援150余場。
一片真情 自掏腰包做公益
2015年,應明彬第一次在丹陽參加志愿服務救援任務,看著隊員們用專業儀器和裝備將一名溺亡孩童打撈上岸,家長撕心裂肺的哭喊……他心里說不出的難過,“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幫助他人”,他在心底暗暗發誓。從那時開始,應明彬走上了公益救援道路。
應明彬先是在江蘇等地跟著專業的救援隊伍學習,積累救援經驗。2019年,應明彬召集身邊跟他一樣有愛心有技能的救援人員,決定組建一只專業的救援隊伍,在他的號召下,汊河鎮藍天救援隊就此成立(為了統一管理,2020年7月,汊河鎮藍天救援隊納入來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并更名為來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汊河青志協救援隊)。作為一支純公益性質的民間社會救援組織,經費是第一難題。應明彬就帶頭與隊友們捐款,先是帶頭自掏腰包5萬元,用于隊伍成立初期各項開支,后又無償購買各種應急救援設備,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艘沖鋒艇。就連隊伍的辦公場地,都是應明彬自掏腰包租下來的,用于隊員開會、培訓和存放救援裝備。救援隊伍對人員的專業要求極高,應明彬帶頭考取各類應急救援證,承擔起義務為其他隊員培訓的任務,不定期組織野外拉練和救援演練,使隊員都能掌握利用繩索救援、醫療救護、無線電、野外穿越和地圖知識等救援技能。
2019年以來,應明彬自掏腰包近10萬元用于組建隊伍、購置設施設備,私家車無償出勤救援近5萬公里。先后參與救援任務800余次,其中:火災救援14次、車輛救援40次、水域救援27次;執行大型安全保障任務50次,組織環境保護活動20次,疫情執勤300余人次,進校園安全培訓60次,技能培訓演練30次,尋找走失人員260次,出動隊員1500多人次,個人志愿服務時長達3500小時。
2020年初,在抗擊疫情的初期,由于各項物資緊缺,應明彬帶頭出錢號召隊員們湊錢購買彌霧機、汽油和消毒液等物資,免費為社區、學校進行地毯式消殺。“我們最多的一天給12個小區做了消殺,整整30個小時沒有睡覺。”應明彬感慨地說。無論救援條件多么惡劣,只要接到求助信息,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實施救援。“我們救援隊參與救援不是為了名利,盡自己所能,多救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就夠了。”這是應明彬常掛在嘴邊的話。
逆流而上 洪水沖不垮的“志愿紅”
自走上公益道路以來,應明彬干的最多的就是水下救援。2021年7月,河南鄭州突降暴雨,應明彬看到消息后立刻與縣志愿者協會協商,第一時間號召17位隊友投身到河南鄭州抗洪救災第一線。他不顧個人安危,多次跳入水中,把自己的救生衣讓給受災群眾。7月29日下午,應明彬和隊友的橡皮艇來來回回轉移洪瀨鎮受困群眾30余人后,橡皮艇不幸被異物扎破,需要修補,身高不到一米八的他,讓受災群眾直接坐在肩上,蹚水帶著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5天內,應明彬和隊友轉戰3個重災區,成功轉移受困群眾600多人,其中包括4名孕婦和2個未滿月的嬰兒。洪水退去后,為有效預防和控制災后次生事件發生,應明彬又一次攜帶專業的消殺裝備,與隊友們一起對部分受災地區村民組進行了排查和消殺面積達120平方公里。臨返鄉時,被他救過的鄭州劉有如阿姨緊緊抱著他不撒手,不停地說:“謝謝孩子,謝謝你救了我…”
2023年8月河北涿州、黑龍江牡丹江等地又遭遇暴雨,應明彬再次響應,前往災區進行救援。在涿州,應明彬帶著7位隊員頂著暴雨清理路面沙石淤泥,疏導滯留車輛,利用2天時間完成漫水路段3公里10條車道淤泥清理,累計清淤面積達3千平方米。先后解救被困車輛200余臺,轉運受災群眾400余人,其中有60余名老弱群眾。在黑龍江,應明彬帶著隊員協助當地志愿者修筑堤壩1500余米,封堵管涌30余處,協助搶運各類物資20余噸。
有人問他:當時面對滔滔洪水難道就不害怕嗎?應明彬說道:“現場洪水還是挺觸目驚心的,但再多堅持一會兒,也許就能多救一個,救了一個人就等于救了他一家。”安徽全椒、河南新鄉、河北涿州、黑龍江牡丹江…每一次應明彬都沖在前面,將個人置之度外,一心只想救更多被困群眾。他的無畏精神和奉獻精神,受到了家鄉群眾的一致點贊,被群眾稱為“在身邊的超級英雄”。
2023年,當得知敘利亞發生地震后,國內多支救援隊出國參與救援任務,他又積極主動報備支持敘利亞地震救援,后因汊河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時間短,人員專業技能不足,無法成隊出國支援時,他又以個人身份報名,進入第二批待定人員(未成行),在待定的日子里,他帶著隊員苦練技術,定期訓練,培訓專業技能包括:心肺復蘇、AED使用、氣管阻塞、繩索、水上救援等,掌握水域搜救,野外搜救,水下搜救等11項技能。
心懷大愛 樹立志愿隊伍新標桿
汊河青志協救援隊自2019年成立至今僅5個年頭,隊伍成立當初只有10人,他們的志愿活動最初以車輛救援為主,后來慢慢擴展到撫孤、助殘、助學等。在應明彬的帶領下,隊員們不畏險阻、無私奉獻的精神,汊河青志協救援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隊伍中來,目前汊河青志協救援隊已有40余名隊員。
應明彬的愛人田紅珍經營著一家龍蝦館,她一直在應明彬的身后竭盡所能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田紅珍總是對丈夫說:“你安心去做公益,家里交給我,我做你堅強的后盾!”自2019年開始,田紅珍每年拿出部分龍蝦館的收入支持丈夫的公益事業。應明彬經常到轄區學校、村社、廣場免費傳授急救知識,在應明彬的言傳身教下,愛人田紅珍與長子應光嵩也先后加入汊河青志協救援隊,一起參與救援尋人、營救被困群眾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50余場,志愿服務漸漸成為這個小家庭周末固定的家庭活動。
應明彬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每時每刻都保證手機在開機狀態,及時接到群眾發來的救助信息,組織隊員參加各類救援。他熱衷公益,樂于奉獻,扶危濟困,以大愛奉獻力量彰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