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鏘……”1月31日下午2點半,瑯琊區滁陽街道沿河社區老年學校里傳出陣陣鏗鏘有力的鑼鼓聲。
在社區干部的指引下,記者循聲而去,在舞蹈教室旁看到,10多位身著大紅色演出服的大媽雙手持把,將10多米長的金黃色長龍舉過頭頂,伴著鏗鏘激越的鑼鼓聲時而弓步,時而小跑,手部動作也隨之變化,長龍隨即上下翻騰,引得一旁的觀眾叫好連連。
“這是我們社區老年學校的非遺文化隊,隊員都是社區的居民。春節期間,社區將開展踩街表演活動,作為主力軍,她們非常重視,已經連續排練半個月了,節目早已成形,但她們精益求精,還要再打磨打磨。”一旁的社區工作人員李楠楠告訴記者。
“剛剛過去的這一年,獲得感最強的是,社區老年學校辦在了我們的家門口,成了我們的精神家園。作為社區的一員,咱也要發揮余熱,為社區的文化事業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沿河社區非遺文化隊文藝骨干之一梁方玲說,“這次踩街,除了舞龍燈,還有跑旱船,姐妹們練得可帶勁了,大家都想把學的本領展示出來,為鄉親們營造出濃濃的‘年味’”。
沿河社區黨總支書記彭軍深有感觸地說,該社區由原來的沿河蔬菜隊發展而來,轄區老年人口占比大,為老服務成為社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社區辦公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公共服務也在逐步完善,特別是區教體部門結合暖民心行動在全區布點的社區老年學校深受歡迎。即將開展的春節非遺踩街活動,既是對社區發展成果的展示,更是沿河社區人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的堅定表達,“社區將不遺余力辦好這場踩街活動,同時也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用心用情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下午5點,離開沿河社區時,社區非遺文化隊的隊員們仍在專心地排練,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傳出社區老年學校,飄蕩在街道的上空,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帶來了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