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已過,天氣依舊寒冷。然而,位于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的晶隆半導體項目建設工地卻是塔吊林立、機聲隆隆,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作為寧滁省際毗鄰區招引的第3個百億元項目,這家總投資105億元,致力于為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軌道交通、智能家居等領域提供所需半導體的企業,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一周時間,刷新了項目落地建設的“南譙速度”。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6周年。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2023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省委書記韓俊在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指出,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堅持上海龍頭帶動,學習滬蘇浙之長,努力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加快推動形成全省全域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作為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之一、有著左右逢源區位優勢的滁州,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實踐者、見證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6年來,滁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緊盯“新三樣”、跨上新賽道,引進好項目、壯大新動能,不斷擴大“朋友圈”、拓展“合作圈”、延伸“產業圈”。一批事關全局的基礎設施工程開工建設,一批百億級重特大項目落地生根,一批公共服務重大事項先行先試,滁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偉大進程中烙下鮮明的“滁州印記”。
先謀后動、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需要以高標準空間布局規劃作為保障。我市與南京、合肥等地建立重大規劃合作協商機制,共同編制《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合肥都市圈發展規劃》《滁寧一體化發展國土空間戰略規劃》等規劃20余個,努力實現空間發展規劃、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與合肥、南京無縫銜接,共繪一張規劃藍圖,為滁州深化“雙圈”、融入一體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頂層設計噴涌源頭活水,領導重視、盡銳出戰,讓滁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蹄疾步穩。2023年3月2日,市黨政代表團赴江蘇南京就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發展進行對接交流。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對寧滁兩地發展充滿信心,希望深化合作以更實舉措推動寧滁一體化發展邁出新的更大步伐,共同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據統計,2020年以來,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十余次率隊赴南京高位推進合作事項,兩地各部門互動頻繁,頻次之高,前所未有。2023年8月23日至24日,市黨政代表團赴浙江湖州、上海市楊浦區和徐匯區學習考察,全面升級科創、產業、人才、民生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我市還與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建立常態化議事協商機制,全面深化兩市全方位合作和中新蘇滁高新區建設。與滬蘇浙城市合作實現縣(市、區)、園區全覆蓋。
起手布局,落子成勢,毗鄰合作突破成勢。我市全域推進毗鄰地區跨界合作,跨省合作平臺數量和體量均居安徽第一。加快滁州“2+N”新型功能區建設,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累計投入基建項目超70億元,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93個、總投資超850億元,單體投資超百億元的捷泰太陽能、飛利浦空調、晶隆半導體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天長—六合、明光—盱眙省際毗鄰地區框架逐步拉開,泛美航空大學城、中鐵建科創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竣工。與蘇州工業園區合作共建的中新蘇滁高新區已成為中新合作的新實踐、安徽園區建設的新探索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典范。明光、定遠、鳳陽3個結對合作皖北省際產業合作幫扶園區全面啟動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個,總投資超200億元。此外,啟動建設合滁定遠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園,著力打造汽車及零配件生產基地、合肥都市圈產業轉移承接基地。
相互借力,齊補短板,共拉長板。立足長三角區位優勢,我市加大對長三角地區“雙招雙引”力度,圍繞八大新興產業,實施產業鏈“鏈長制”。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發展汽車“首位產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我市勇挑重擔、拉高標桿,緊盯“新三樣”,響亮喊出“勇當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爭創全省動力電池產業第二城、爭創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城”目標。
近三年,全市億元以上項目新引進近1500個,其中滬蘇浙項目占比超50%,新開工1200多個、新投產800多個,力神、捷泰、尚德、隆基、東方日升、中潤、天合、億晶、正泰、國軒、旭合、飛利浦等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在省內率先實現全市八個縣(市、區)都有百億元產業項目、特色產業集群、上市企業。
跨域、破界、攜手……一體化發展紅利還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得到充分體現。我市編制謀劃寧滁一體化協同發展交通重點項目近30個。全力推進各類“鐵公機”項目建設,全國首條跨省城際鐵路——滁寧城際鐵路滁州段建成通車,南京段已開工建設;明巢高速、滁淮高速、來六高速、滁西環高速、滁天高速等建成通車,北沿江高鐵、合新高鐵、寧淮高鐵、合滁第二高速、寧洛高速改擴建等工程加快建設;滁州港(汊河)建成開港,天長、明光通用機場開工建設,開通至南京公交“一卡通”班線6條,共同打造“高速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長三角”“翅膀上的長三角”等。
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我市把民生作為最大政治,積極引進滬蘇浙優質公共資源,百姓也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積極引進長三角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共建共享,與長三角地區開展醫療合作200余項、合作辦學10所,112家醫療機構接入國家異地就醫平臺。與上海嘉定區、蘇州吳中區簽訂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合作協議,與南京市簽訂民政幫扶協議。33個公共文化場館、6個國有收費A級景區實現“一卡通”三級應用。探索建設統一開放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不斷拓展“跨省通辦”線上線下辦理渠道,在便民為企服務、數據運用等方面與滬蘇浙城市等高對接、無感銜接,打造一體化的政務服務環境。
潮起長三角,風勁好揚帆。在國家發展戰略政策的有力推動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巨輪”正在駛向更為廣闊的天地。今日之滁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正入佳境,“一加二遠遠大于三”的聚合效應漸次清晰,一個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已全面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