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市兩會上,如何將宏偉藍圖從“紙上”落到“地上”、切實解決百姓關心的急難愁盼和熱點問題,怎樣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質,實現“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這一既宏偉、也樸素的目標,是人民群眾的關注焦點,也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履職方向。
2023年9月開始招生的滁州市明湖小學,極大緩解了滁城城南片區的就學壓力,其強大的師資力量、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完善的硬件設施,受到家長和學生好評。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方大軍表示,熱切期盼解決學校編制不足問題,加強對新建學校師資、資金等方面投入,減少不必要的“進校園”活動,切實減輕教師非教學負擔,同時切實落實“雙減”政策,加強青少年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為孩子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前段時間,滁城市民段老太因突發急性腹痛,被家人送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安排專家為老人成功實施手術,術后對癥治療,恢復良好,平穩出院?;颊呒覍俸歪t護人員均表示,希望切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添彩幸福生活,增進民生福祉。
明光市澗溪鎮澗溪村村民楊軍與另外6戶村民,聯合成立東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50多個蔬菜大棚,常年種植各類時令蔬菜,全力開拓南京等地市場。僅2023年,合作社銷售收入就達100多萬元。楊軍告訴記者,下一步計劃購置一批精細化農業機械,并努力開拓預制菜和餐飲企業市場,加強與龍頭企業合作,渴望得到更多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在鳳陽縣殷澗鎮卸店村的菊花產業、民宿體驗、花海觀賞等項目里,穿插而過的江淮分水嶺風景道,不僅為當地旅游景觀增添了“顏值”,其便利交通更吸引了蚌埠、淮南等地的游客紛至沓來。“去年,菊花收入200多萬元,9月份開始營業的民宿也進賬近40萬元。”項目負責人趙志強告訴記者,盼望政府更多挖掘鄉村生態優勢和文化特色,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豐富鄉村旅游業態,推動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
為有效促進社區居民就近就業、充分就業,南譙區龍蟠街道永樂社區努力推進“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去年實現新增就業285人。社區書記劉成靜說,社區就業具有形式多、范圍廣、潛力大等優勢,但存在規模小、水平低下、可持續力弱等短板,希望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穩定就業,夯實民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