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2024年1月3日A7版)
在馬鞍山市和縣這個長三角“菜園子”走了一趟菜農的富“蔬”之路,在句容市寶華鎮體驗了異地辦得了“南京事”,在馬鞍山市博望區體驗了2元跨省出行的便利……近日,南京都市圈全媒體聯盟“跨界”聯合采訪行動第4站來到了滁州市南譙區,探訪醫療“朋友圈”的一體化建設。
跨省坐診,名醫資源下沉至鄉鎮
“我的腰不舒服,睡覺都不能翻身,朋友說有南京專家來坐診,就來試試看。桑主任給我看了三四次,基本上已經不疼了。”上月16日,70歲的吳鳳英早早地從滁州市區來到南譙區腰鋪鎮衛生院等候。
61歲的腰鋪鎮居民張玉芳給桑主任送來了錦旗,“半個月前我突然肩膀疼,我知道桑主任每周六到鎮上坐診,那天是周五,我疼得等不到第二天了,到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找桑主任時已經快中午了。他給我一直治療到下午1點才結束,還囑咐我后期治療直接到鎮衛生院就行了。”
患者口中的桑主任是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著名骨科疼痛專家桑寶權,這一天南京剛剛下過雪,他愛人開車把他送到了腰鋪鎮衛生院,早上8時“名醫工作室”門口已經有好幾位病人在等候了。
“我有很多滁州的病人,之前跨省治療有諸多不便。正好長三角一體化、浦口—南譙對口支援,我們浦口區中醫院對口支援南譙區醫療衛生,我就過來了。”桑寶權告訴記者,他是腰鋪鎮人,以前很多親戚朋友經常打電話“空中問診”,現在可以面對面問診,方便多了。
記者了解到,從2020年10月開始,桑寶權在腰鋪鎮衛生院的“名醫工作室”每周六定期坐診,已累計接診5000多人次。“南京名醫到了南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病。”腰鋪鎮衛生院院長張際聯介紹,鎮衛生院還逐步完善了與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的雙向轉診機制,對需要上轉、下轉的病人建立雙方聯系人制度,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轉診服務。
醫療對口幫扶由“輸血”到“造血”
上月16日11時30分,在滁州市第五人民醫院的肛腸科門診,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肛腸科主任趙寶林結束了坐診,為10位肛腸疾病的患者進行了診治。“五院的肛腸科是從零開始的,開診僅僅半年時間,院里專門安排了醫生跟著趙主任學習。”滁州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楊波告訴記者,趙寶林每周六上午在該院坐診,患者掛普通號就能看到南京專家。
“方便當地病人就診,為當地帶來??萍膊〉闹嗅t療法。我很愿意做這件事,很有意義。”趙寶林告訴記者,他也很樂意帶“徒弟”,將自己的專業技術發揮出來的同時,也能進一步進行學術交流。
據悉,滁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先后與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聯合組建“趙寶林專家工作室”和“甲狀腺外科專家工作室滁州五院分站”以及“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劉慶淮教授工作室”,并啟動帶教工作。截至目前,專家工作室已就診800余人次,開展手術會診100余例,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逐步實現了醫療對口幫扶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
深化??坡撁私ㄔO,擴大醫療“朋友圈”
近年來,南譙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加速推進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在與浦口區衛健委簽署《浦口—南譙衛生健康事業協同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建立了兩地衛生健康工作會商制度和協同發展機制,不斷加強兩地跨區域衛生健康事業合作,達成了中醫藥發展合作、人才培養共建、特色專科共建等合作事項。兩地還探索實踐“幫扶式、聯盟式、互學式、掛職式”高層次人才流動模式。
“南京專家過來南譙坐診,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醫療技術、新的醫療發展理念,同時也是把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我們進行對接,讓本地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南京專家的服務,這也是實實在在的‘健康紅利’。”滁州市南譙區衛健委體改股負責人范家月表示,接下來還將持續深化專科聯盟建設,擦亮“專家工作室”醫療服務品牌,充分發揮南京都市圈的區位優勢,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作為最大勢能,通過主動加入、合作共建、駐院指導等方式,持續推進與南京市優質醫療機構合作,主動融入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讓長三角醫療“朋友圈”惠及更多的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