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市醫保中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牢記為民初心,充分發揮醫保“社會穩定器”作用,不斷增強老百姓在醫療保障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這是擲地有聲的宣示,更是念茲在茲的行動。市醫保中心開辟綠色通道,將普通慢性病鑒定下放至相關定點醫療機構,特殊慢性病即申即享,為不方便的老人、殘疾人提供郵寄或上門服務等,得到參保群眾廣泛贊譽。市醫保窗口連續5年被市政府授予“紅旗窗口”。
異地就醫,結算怎樣便捷化,才能讓群眾更有“醫”靠?市醫保中心通過推行異地就醫“自助備案”,實現即辦即享。截至11月底,全市112家醫療機構接入國家異地就醫平臺,長三角地區參保人員均能憑借醫保電子碼,實現看病就醫“一碼通行”,全市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11.56萬人次。
服務怎么樣?群眾來評判。市醫保服務窗口堅持從市場主體和參保群眾評價中查找不足、改進作風、推進工作。暢通“主動評”,通過“好差評”系統、12345政務服務熱線、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咨詢投訴辦理、現場評價等多維度收集企業和群眾的評價信息,以服務評價“小切口”推動服務質效“大提升”。開展“監督評”,邀請有醫保監督意愿的群眾,獨自前往醫保窗口對窗口服務等實施監督,以促進醫保在不斷改進、優化中提升服務質量。
打造為民醫保、利民醫保、便民醫保,這是全市醫療保障系統一以貫之的高度共識,也是市醫保中心做好為民服務工作的行動指南。“完善修訂醫保百問百答,包括參保繳費、待遇及報銷、異地就醫等十大類別214個問答,對醫保政策及業務辦理進行詳細解讀。醫保窗口實行365天‘不打烊’,28項醫保服務事項納入365天‘不打烊’服務范圍。”市醫保中心負責同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