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謝謝你們了,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近日,租住在滁州市瑯琊區清流街道白云社區的居民柏某順利領到低保保障金,來到白云社區向低保專管員表示感謝。
柏某戶籍空掛在南譙區;妻子聶某是河南省鄭州人,十多年前即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無勞動能力;獨子在高一就讀。因妻子聶某常年四處求醫且需人照顧,柏某僅能靠在家門口打零工維系全家生計,一家生活陷入困境。
近期,清流街道組織開展低保擴圍增效工作,白云社區低保專管員在對困難群眾逐一摸排時了解、核實到這個家庭的實際困難,當即向街道民政部門和區民政局反映相關情況。依據相關政策,柏某應當在戶籍地申請辦理最低生活保障,但考慮到柏某一家從未在南譙區生活過,秉承著一切從群眾實際出發的原則,經同南譙區多次溝通協調后,清流街道和白云社區主動對柏某低保申請進行受理,并在20天內完成了審核工作,現已將該戶納入低保保障范圍,及時發放了低保保障金。
“能在這兒申請到低保,對于像我這樣需要時刻照顧患病家屬的人來說,真是太好了!”柏某激動地說道。
“以前,一般都是困難群眾到社區來申請社會救助。由于他們基本上是老弱病殘,來回奔走非常不方便。現在,我們充分發揮網格員密切聯系群眾的作用,讓其協助社區主動發現救助對象,開展救助政策宣傳。”街道民政助理員介紹道。
柏某被納入低保,是清流街道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兜牢民生底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清流街道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救助工作,強化主動發現工作力量,豐富主動發現方式,實現“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轉變,做到困難群眾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打通社會救助服務“最后一公里”。(李然 史孝芳 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