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1月26日電(記者陳浩)累計重點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156個,其中進入國家試點示范52個;3家平臺入選國家級“雙跨”(跨領域、跨行業)平臺,數量居全國第5位……在11月25日舉辦召開的2023年度安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上,《安徽省工業互聯網發展研究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安徽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小企業發展,陸續出臺多項支持政策,堅持落地應用、營造生態,強化發展基礎支撐,打造全方位賦能體系。
在堅持落地應用方面,安徽構建多層級平臺賦能體系,將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作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涌現一大批服務中小企業的高價值技術平臺。其中,科大訊飛“羚羊”、中建材“凱盛AGM”、奇瑞“海行云”3家平臺入選國家級“雙跨”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將數字化轉型與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相結合,引導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78%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了業務系統云端遷移,27%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了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
此外,安徽還深入園區開展數智賦能行動,全力推動中小企業上云用數。《報告》指出,2023年安徽認定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21個,累計獎補資金1.9億元,目前各園區共引導帶動數字化轉型項目350個以上,完成數字化轉型投資160億元以上。“皖企登云”也不斷提質擴面,累計推動3萬家企業與云資源深度對接,全省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62.5%,居全國第4位。
在工業互聯網加持下,安徽工業經濟表現可圈可點。安徽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比全國高3.1個百分點,增幅連續7個月高于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