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11月24日6版)
滁州市全面貫徹全省人才工作大會部署,大力實施“滿天星”人才計劃,突出政策迭代升級,出臺高層次人才25條、大學生和高技能人才18條,制發人才政策“一本通”,擴大覆蓋面、提升知曉度;突出開放合作共贏,今年新選派102名干部及人才到滬蘇浙跟班學習,累計與108家高校院所開展校地合作,吉林大學、合肥工大等22所高校成為“人才合伙人”;突出“養人”生態優化,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推進人才政策即申即享等改革。今年以來,新培育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數居全省前列,引進高層次人才、大學生同比增長均超70%。
滁州將以開展“人才安徽行·筑夢新滁州”系列活動為總抓手,以人才之行促進人才集聚,奮力打造長三角吸引人才集聚地,更好賦能高質量發展。
頂格落實推進,精心抓才興才。樹牢“大抓人才”鮮明導向,制定市級牽頭統領、縣級各具特色、部門分類實施的“1+N”方案體系,全面推進,務求實效。聚焦“七個強市”建設,分地區、分行業摸清人才家底和引才需求,精準實施聚才匯智“五星工程”,分類引育各領域人才。聚焦打造“一市一品”,制定長三角吸引人才集聚地實施方案,迭代實施招才引智“十大舉措”4.0版,培育一批人才強企、強院、強縣,示范帶動人才工作整體躍升。
緊扣四鏈融合,悉心育才引才。堅持以產聚才、以教育才,緊扣八大產業鏈需要,常態化開展入企進校大走訪,持續開展“千企百校行”,市領導帶頭走進高校、招才引智;精準調整高職高專學科設置,深化校企“訂單”培養,強化校企人才雙聘雙用,每年引育產業人才和大學生5萬名以上。堅持科創攬才、項目招才,加強校地企協同創新,選聘高校“人才合伙人”,定期發布“揭榜掛帥”技術需求,明年建成省級研發平臺300家以上,以大項目、大平臺廣聚八方英才。
深化交流合作,傾心聚才用才。強化“走出去”,深化寧滁結對合作,加強與蘇州、上海楊浦和徐匯等地創新協作,打造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區及中新蘇滁高新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深度嵌入長三角人才鏈。搶抓國家人才高地建設、海外引才機遇,建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招才引智工作站,放大上海滁州虹橋會客廳效用,持續辦好“產才對接”“雙創大賽”系列人才活動。強化“請進來”,開展“百名產業教授進企業”“千名農技專家進鄉村”等活動,圍繞“新三樣”舉辦院士才企對接、承辦光伏行業年度大會等,助力產業升級、鄉村振興。開展人力資源產業園標準化建設,選聘一批伯樂之星,著力強化以才引才、中介引才。
優化服務環境,真心惠才留才。聚焦打造“亭滿意”親商敬才環境,建立“分類服務+增值服務”兩個清單,升級人才數字平臺功能,動態監測人才流動數據,推進“政策找人”“免申即享”,以人才之行感知滁州之美。發揮好天使投、人才貸效用,開發人才房票,擴充3億元“人才+科創”發展基金,支持各類人才安居創業。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聯系專家活動,組建高精尖人才“服務專員”和人才企業“助創專員”隊伍,營造識才愛才用才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