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鳳陽縣始終堅持“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工作思路,融合“三力”抓覆蓋、強賦能、創品牌,將紅色基因融入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血脈,助推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雙向提升。
聚合力抓實“兩個覆蓋”。緊盯“兩個覆蓋”,堅持“存量抓盲點、增量抓同步”的思路,建立“拉網式”摸排制度,開展企業經營運行、職工數量、黨員信息、出資人情況、黨建活動“五個摸清”行動,全面梳理平臺內748家非公企業及148家社會組織,建立攻堅臺賬,挖掘出120余名“口袋黨員”,及時收集組建工作訴求50余條,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方式及時分類交辦,今年以來新組建非公黨支部78個、群團組織373個。用活群團推優,規范“推優”程序,強化培養過程,提高“推優”能力。今年以來,對220家未成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精心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59名,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增運力激活發展動能。創新“項目化黨建”模式,推行“支部建在項目上”,出臺非公領域黨支部工作責任清單,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推動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經營管理層交叉任職比例達60%,確保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同頻共振。深化“黨建入章”,將黨的領導、黨組織設置、黨務工作力量配備和經費保障等內容寫入公司章程,落實黨建工作制度與生產經營制度同步調整、同步修訂。建立“雙諾雙述雙評”機制,推行黨支部書記述職、問詢、月度書面匯報、季度檢查“書記答辯”模式,增強黨支部書記抓黨建的“主業”意識。加強“頭雁”培訓,創新開設“書記微講堂”“黨員微黨課”“初心分享會”,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開展交流觀摩、集中學習130余次,著力提升政治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以黨建“軟實力”引領非公經濟“硬發展”。
強引力擦亮黨建品牌。堅持因企制宜、分類指導,實施非公黨建“標桿引領”計劃,深入實踐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將黨建品牌創建工作與公司治理相互融入、與生產經營相互促進、與企業文化相互補充,以黨建logo、黨建宣傳片、文化長廊、黨性館等為切入點,打造御膳油脂“創質力行 匠心御膳”、鳳陽玻璃“鳳舉黨興,玻頌初心”等13個非公黨建品牌,形成連片風景。聚力攻堅新興領域,打造“中都”系列黨建品牌,高標準建成15個暖“新”驛站,提供歇腳飲水、醫療救急、紅色代辦、設備充電等15項暖心服務。評選表彰10名積極參與社會治理、表現特別優秀的“最美中都紅小哥”,激勵更多新就業群體成為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張峰、張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