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們祖孫倆比一比,看誰蕩得多、蕩得穩。”10月6日傍晚時分,瑯琊區金鵬山河境小區健身廣場上一片歡聲笑語,人群中,66歲的李剛和8歲的小孫子正在雙人漫步機上進行一場較量。
“這個地方真好,有好幾種健身器材呢,不少都是為老人、孩子量身定制的,只要有空,我就帶孫子來玩,小區里很多人都來玩,可熱鬧了。”李剛高興地說。
瑯琊區教體局群眾體育負責人孫燕告訴記者,原本這個地方是一片空地,今年年初,他們在實施快樂健身行動時征求了小區居民的意見。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后,他們在這里安裝了一套健身路徑,方便群眾就近健身。
孫燕介紹,今年,瑯琊區投資160萬元,在44個小區安裝了健身路徑,目前均已投入使用。目前,全區400個小區實現了健身路徑全覆蓋,深受群眾歡迎。
不僅小區里有地方健身,就連小區附近的中小學體育場也變成了公共體育場,為群眾打開方便之門。
晚上7點,滁州寶山學校體育場燈光亮起,籃球場、羽毛球場上人聲鼎沸,田徑場上處處可見奔跑的身影,沙坑里則變成了兒童歡樂的海洋……家住附近的居民晚飯后在這里健身休閑,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場景不止出現在滁州寶山學校體育場,瑯琊區已有8所中小學體育場對外開放,目前還有2所學校的體育場正在進行改造,待改造完成后全區將有10所學校體育場對外開放。
原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居民的體育獲得感,瑯琊區對符合改造條件的中小學體育場進行了“一場兩門”改造,實現“一場兩用”,即上學時體育場供教學使用,放學后或節假日體育場供市民使用,既不影響正常教學,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群眾健身需要。
孫燕告訴記者,除承擔改造費用外,教體部門還為每塊場地提供了每年5萬元的維修經費、為來學校鍛煉身體的群眾購買公共責任險,學校也安排了專門的管護人員,合力把學校體育場對外開放這件民生實事辦實辦好。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身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們將積極推進快樂健身行動,加快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讓群眾在健身中享受快樂,在快樂健身中品味美好生活。”瑯琊區教體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