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9月21日11版)
9月20日傍晚,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主題演出《希望的田野》即將拉開帷幕,四面八方的觀眾們陸續走進滁州市奧體中心。抬眼看見絢麗的舞臺已準備就緒,興致勃勃的觀眾們聊起了熟悉的情景,又期待著新的“開場”。
“農民唱,唱農民”,這是中國農民歌會多年來的響亮口號。新時代的“新農人”,則為這場演出奉獻了更為精彩的“腳本”。
開場啦!一首為滁州量身定制的原創歌曲《為我亭留》,以清新童聲為農歌會拉開序幕。在“我們的田野”“我們的家園”“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時代”四個篇章的推進中,主題演出高潮迭起、掌聲雷動。
湖南農民歌手橘子妹葉丹、陜西農民歌手袁忠山、朝鮮族歌手樸銀花、內蒙古農民歌手俊峰,“農歌王”傲日其愣、蒙古族青年歌手烏蘭圖雅、“美麗鄉村公益大使”云飛,帶來《采茶舞曲》《桃花開》《難忘的那一天》《人民江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等歌曲。或高亢激揚,或婉轉動聽,一首首勞動號子與鄉歌民曲,一首首經典曲目與新創佳作,唱出田野風情、豐收禮贊和時代強音。
近200名來自各地的農民代表組成方隊,現場觀看演出。鳳陽縣種糧大戶方學士說:“豐收節是全國農民的盛會,農歌會是我們分享豐收喜悅的舞臺。歌曲《種好咱的田 端好咱的碗》旋律響起,令人深有感觸,多種糧、種好糧,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號角下,新時代的農民意氣風發,產業旺、日子好、鄉村美,產業富民之路走出了新氣象。鳳陽縣小崗村、金寨縣大灣村、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等,村子里的帶頭人來了,亮相演出采訪環節《總書記來到咱家鄉》,展示新收獲的大米、山茶油等糧農作物,分享著豐收的喜悅。
“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我們演職人員力求通過表演,唱出祖國廣袤田野上的勃勃生機,用不同的曲風多角度展現鄉村的富足、生活的美好,彰顯新時代農民充滿活力、自信自強的時代風采。”滁州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楊艷說。
農歌會里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懷,是記憶里的文化音符,也是常辦常新的百姓盛會。
楊玲曾經參加第二屆中國農民歌會,當時,她是一名舞者,作為大學生舞蹈隊成員上臺表演;這一次,她是一名觀眾,來到現場依然心潮澎湃。她說,歌曲《強國一代有我在》何嘗不是唱出了年輕一代的心聲?曹懷玉是首批登上中國農民歌會“大家唱、唱滁州”周周演活動舞臺的歌手,也是每一屆農歌會的忠實觀眾。曹懷玉說,就像《最美最美的中國》里唱的那樣,一年年的相約,我們用熟悉的鄉音,唱土地的故事,說百姓的心聲,擁抱最美的中國。
文藝的創造力,同樣給農歌會帶來了新活力。主題演出之前,“Dou唱農歌會 云端好聲音”云上歌會總決賽在當地舉辦,網絡民歌組、網絡通俗組和網絡連麥組爭相競技。主題演出時,觀眾們最終聽到了獲獎選手烏日罕的作品《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音樂劇《對歌對到日落坡》通過對唱讓“劉三姐”與“女駙馬”“七仙女”跨越時空巧妙相遇,將山歌、黃梅戲、當代新民歌、熱點歌曲等多種元素、不同曲風的節目穿插于同一臺音樂劇中……整場演出中,有群眾喜聞樂見的鄉土風味,有致敬經典的創新演繹,也有原汁原味的新生態唱法。在城鄉統籌發展的進程中,新時代的農民自信滿滿,他們熱愛生活、創造生活,也為文藝百花園帶來了民間文藝和原創作品的靈感。
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響起,演出接近尾聲。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號角。同心共筑中國夢,億萬農民的夢想構筑是一個重要基座。砥礪農業農村現代化征程的鏗鏘步伐,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放歌希望的田野,展望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