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4日,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將在合肥舉辦。大會舉辦期間,所有場館將100%使用綠色電能,這也是安徽省首次實現大型活動全過程綠電供應。
綠電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電力,其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當前,合肥地區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容量達235.91萬千瓦,穩居國內省會城市首位。本次世界制造業大會通過綠電交易機制,購買合肥地區新能源發電項目共計240張綠證,1張綠證等于1000千瓦時,大會全過程預計使用24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實現100%綠電供應。此外,大會還構建新能源汽車低碳交通充電網絡,進一步降低舉辦期間的碳排放。
本次世界制造業大會的電力保障工作也頗具“看點”。為世界制造業大會供電的合肥濱湖區域所有變電站、開閉所將首次應用由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等單位自主研發的“四足電力聲紋巡檢機器人”“六氟化硫氣體泄漏智能巡檢機器人”等科技設備,輔助人工完成電力設備日常巡視工作,24小時追蹤設備運行狀態,提升電力智能運維水平。此外,國網安徽電力還采用“安徽電網技術監督分析預警平臺”,實現保電期間全流程的可視化線上處置。通過保電場所現場布置的各類在線監測裝置作為“耳朵”和“眼睛”,平臺系統“思考分析”,實現電力供應、人員調配、設備運行等情況全方位管控。一旦保電范圍內的設備發生故障隱患,將及時發出告警信息至相關運維人員,確保大會全過程電力可靠供應。(記者 許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