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把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圍繞高郵湖開展源頭治水、科學治水、全民治水,努力打造“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交相輝映的亮麗風景,河湖水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
一大早,在位于高郵湖上游的天長市銅城鎮銅龍河,環衛工人正忙著清理河道,經過整治后的河道兩側及污水排放口,都種上了茂密的水生植物。經過兩年的河道治理后,穿鎮區而過的銅龍河,河暢水清、水鳥翔集、綠樹掩映,成為了景色宜人的景觀帶、水清岸綠的生態區。
據了解,銅龍河整治工程共投入近四千萬元,通過建設增氧、微循環等設備和岸邊的景觀步道,已經打造成“生態、人文、休閑”兼具的綜合型河道,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休閑、安全的親水場所。
位于皖蘇交界的高郵湖是全國第六大淡水湖,不僅是天長市的飲用水源地,更是淮河水流入長江的重要水道。為保障入湖水質,天長市在各鎮區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了諸多生態環保濕地,通過種植美人蕉、再力花、菖蒲、常綠鳶尾等凈水植物,賦予這里生態凈水的處理能力,更頗具景觀效果。
為進一步改善高郵湖水質和環境狀況,天長市自2020年投資5.6億元實施高郵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通過污水收集處理、河道生態修復、流域智能化管控等手段,對流入高郵湖的銅龍河、楊村河、王橋河等河道開展綜合治理,優化水域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系統和河流水質,從源頭上恢復該區域水體的自凈能力。
“天長市高郵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已竣工完成,目前,排入高郵湖的水質已經達到地表四類水的標準,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通過生物凈化、生態濕地過濾、截污等措施,確保在2025年達到地表三類水過湖入江。”天長市中交上航愛爾斯水環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憑說。 (陳 明 俞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