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進一步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簡化手續 推進創業擔保貸款“線上貸”
為推動就業提質擴量,安徽省實施穩就業提質擴量服務“家門口”就業三年行動,推動二三產業特別是“四上”企業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對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的,在符合發放條件的前提下,運用“直補快辦”等模式,一攬子兌現社會保險補貼、吸納就業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
同時,深入推進創業安徽行動,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創業需求,支持其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從事創意經濟、個性化定制化文化業態等特色經營,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不低于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完善數據共享機制,推進創業擔保貸款“線上貸”,簡化擔保手續,對符合條件的落實免除反擔保要求,健全風險分擔機制和呆賬核銷機制。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因自然災害、重特大突發事件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可與貸款銀行協商調整還款計劃。
新認定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20萬元補助
提升職業技能水平方面,“通知”提出,支持企業面向生產一線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開展安全生產技能培訓,對首次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按3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教育費附加等資金,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對于參加失業保險1年以上的企業職工,或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申請技能提升補貼,每人每年享受技能提升補貼次數最多3次,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每個20萬元建設補助;對取得技術創新或技能人才培養成果并經省級評鑒的大師工作室,給予每個10萬元獎勵。
此外,參保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5.5%,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中小微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60%返還,大型企業按30%返還。
加大各地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激勵
安徽省將深入推進“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扎實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加大各地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激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高校舉辦大型校園“雙選會”,引導畢業生留皖就業。將公共就業服務延伸至校園,根據簽訂三方就業協議人數,按照每人補貼60元標準,給予高校校園招聘會補貼。
繼續實施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雙向激勵”,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2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周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也可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但兩者不能重復享受,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到小微企業穩定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畢業生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
同時,提升基層就業崗位吸引力。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落實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政策。繼續做好2023年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工作,多渠道提供特定就業崗位9000個左右。對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老工業基地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高定工資等支持,對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可按規定提前轉正定級。
加大基層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力度
“通知”明確,國有企業社會招聘人員中,應屆畢業生的比例不低于50%,確保國有企業接收高校畢業生人數保持穩定。
對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的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的國有企業,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或其他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統籌考慮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人數、自然減員情況和現有職工工資水平等因素,2023年可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核增部分據實計入工資總額并作為下一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基數。
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加大基層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力度,統籌自然減員,加大補員力度,合理確定招錄、招聘時間,2023年全省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3.6萬人左右。同時,廣泛動員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多渠道開發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5萬個左右,按規定落實見習補貼政策,確保有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都能獲得見習機會。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可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準。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各地可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1人就業
為加大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力度,安徽省將動態調整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將登記失業3個月以上零就業家庭成員,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的大齡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失業人員、失地失林人員、殘疾人、高校畢業生,以及登記失業12個月以上長期失業人員納入認定范圍,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4年12月底,2023年1月至本文件印發之日期間,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按原政策執行。
同時,制定個性化援助方案,提供“一對一”就業援助,統籌發揮公益性崗位作用,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1人就業。對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每人每月100元的職工醫療保險補貼、每人每月350元的職工養老保險補貼,其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職工養老保險補貼提高至每人每月450元。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含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
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做好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等常規性保生活待遇發放工作。對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新發生的參保失業人員,已申領失業補助金且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發放待遇。將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失業人員及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范圍。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