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女山湖鎮位于明光市東北部,南托七里湖,北依女山湖,三面環水,歷史沉積深厚,人文景觀獨特。女山湖鎮始終堅持發揮省級文明鄉鎮品牌效應,充分結合地域優勢,全力打造“艾草小鎮”“體育小鎮”,闖出鄉村振興新路子,持續開展“十項暖民心”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堅決當好文明創建“排頭兵”。
千年古鎮女山湖大門頭照片-拍攝者王旭旭
鞏固精神文明建設成果 助力文明創建全面提升
女山湖鎮創新實施“256”工作法,即推行兩項制度:村規民約、“十不準”制度以及文明創建五堅持四常態一百分考核制度。開展“五好”活動:每月開展好婆媳、好子女、好鄰居、好居民等評選活動。2022年以來,共評選各類好人21名,其中2人獲評“明光好人”。抓好“六個”起來:家禽牲畜圈起來,門前臟亂包起來,村規民約用起來,五好活動開起來,創建機制動起來,網格包保抓起來。出臺全鎮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將全鎮細分為11個網格,共清理綠化帶7萬余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1200余處,整理捆扎鎮區電線5000余處。投入財政資金100余萬元,修復破損、積水路面73處1400余平方。推進老街改造,完成白改黑470米,施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1830平方,完成2300米下水道改造。樹新風、抓創建,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同時,組織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在理論宣講、文明創建、關愛特殊群眾、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方面累計開展2400余次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組織廣場舞比賽、花燈表演、“全民健身”太極文化進鄉村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創新開展留守兒童伴讀和綠書簽宣傳活動,引導孩子和家長多讀書、讀好書,營造綠色閱讀環境。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群眾形成自覺向善的價值觀,助力文明創建全面提升。
女山湖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文藝演出慰問活動--拍攝者張沛
持續推進暖民心行動 以“誠心”換“稱心”
扎實推進“十項暖民心”行動及省20項民生實事。打造一流文明菜市,爭取項目資金125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改建公廁1處,新建3處活禽宰殺區,清淤污水管道360米,鋪設地面瀝青650平方米,新劃停車位82個。一系列改建舉措讓菜市更加文明,更加利民、惠民。突出對老年人的關愛,新建總面積24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一處。精心設計,集助餐、護理、助浴、康復功能于一體,滿足高齡、留守、獨居的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
女山湖鎮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陣地-拍攝者高自成
將快樂健身與“體育小鎮”打造相結合,合理利用農貿市場閑置空地,建設集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于一體的多功能球館一處,充分滿足群眾的運動健身需求。該點已成為全鎮運動健身對外開放新地標。緊抓體育賽事契機,在舊縣中學新建全省占地最大、規格最高的橄欖球場,目前該球場已達到承辦全國單項賽事標準。
女山湖鎮舊縣中學省級橄欖球比賽現場照片--拍攝者李梅
全力打造“艾草小鎮” 闖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十四五”期間,女山湖鎮將艾草產業作為特色產業,通過“1+3”(“一種途徑和三種模式”),全力打造“艾草小鎮”。探索“艾草+旅游”的發展途徑和“能人+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促進艾草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縱深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女山湖鎮艾草產業大規模種植打藥照片--拍攝王括
目前,主要圍繞艾草“種植規模、基礎優勢、扶持培育和終端銷售”上發力、下功夫。一是“見縫插針,遍地開花”。結合宅基地制度改革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針對過渡類、暫時保留類的自然村莊實施全域整治,將空隙地進一步整合、利用,鼓勵群眾和社會主體參與種植,現已種植艾草600畝。二是“挖掘優勢,壯大規模”。充分利用女山腳下特殊的火山巖土質資源優勢,通過土地流轉和社會第三方集中管理的形式,建立600畝山東艾草種植基地、300畝對龍艾草養殖基地。三是“扶持培育,雙管齊下”。擴大政策紅利,在全市艾草產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基礎上,出臺配套獎勵辦法,分別給予每畝地250元到500元。筑巢培育,先后投入200萬元新建第三期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四是“擴容終端,瞄準高端”。投入95萬元新建1棟艾草孵化器,專門用于艾制品的研發、展示、包裝及銷售,確保已入駐的2家艾草深加工企業后勁勃發。
下一步,女山湖鎮將充分結合地域優勢,充分發揮省級文明鄉鎮品牌效應,讓精神文明建設更加深入人心,將女山湖鎮打造成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美好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