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軍節,那我們就來分享一個紅軍小戰士潘冬子的故事吧。”8月1日上午10點,南譙區梅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內,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志愿者尚雨,雙手舉著一枚“閃閃的紅星”,開啟了當天《革命歷程中的紅色故事》。
“潘冬子用水把鹽化在棉襖里帶給紅軍戰士,真是既機靈又勇敢。”一名七八歲的小朋友告訴記者:“尚雨姐姐講的故事,就是好聽。”對于眼前這個“漂亮小姐姐”,孩子們再熟悉不過了,“她每個星期都來社區”。
“大學生志愿者有知識、有頭腦、有熱情,他們是我們社區的寶貴財富。”據梅鋪社區黨委副書記戴忠文透露,像尚雨這樣的大學生志愿者,他們登記在冊的就有80多名,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在社區組織引領下,這些大學生紛紛穿上志愿者紅馬甲,深入基層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使命。
由于學習專業各有不同,多才多藝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能夠在不同的服務崗位上“各顯神通”。特別是手工、繪畫、舞蹈等課程,受到孩子們的特別歡迎。“之前在家就是看電視、玩手機,現在經常來這里學畫畫、學象棋,讓人省心多了。”居民王奶奶贊不絕口。
美術課上,清澈的河流,青翠的樹木,以及可愛的小倉鼠,一幅幅畫作既充滿童趣,又栩栩如生;音樂課上,志愿者帶來的打擊樂《森林音樂會》,讓孩子們歡欣鼓舞;垃圾分類、環境保護、防溺水、綠書簽……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拓寬了視野、發掘出潛能、接受到教育。
特別是2022年7月以來組織的“梅家樂愛心課堂”,為社區留守兒童搭建一個溫馨的新“家”。這個“課堂”招募了大學生志愿者等28名“課外老師”,在假期免費為孩子們提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手工、繪畫等服務。“將優質教育資源送進社區,讓更多孩子從中受益。”梅鋪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孫林余表示。
接受革命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是當代少年兒童的必修課。梅鋪社區精心組織“英雄故事匯”志愿服務項目,大學生志愿者們“一月一主題、月月有特色”,通過“講英雄”“頌英雄”“愛英雄”“學英雄”等閉環式課程模式,引領青少年學史明智,汲取奮進力量。
今年7月5日起,滁州學院不少學子紛紛走進梅鋪社區,利用暑期社會實踐開展彩“紅”愛心課堂活動。他們將新時代英雄故事和社會實踐活動串聯,打造沉浸式系列微黨課,點亮社區小朋友們的七彩童心。讓科技英雄的“藍”、環衛英雄的“橙”、抗疫英雄的“白”、護國軍人的“綠”、消防英雄的“紅”等七彩主題顏色,融入社區課堂,啟迪孩子心智。
對于志愿者來說,社區提供的社會實踐平臺,為他們開啟了一扇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窗口。今年7月份,已有滁州學院、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兩所高校,在梅鋪社區設置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社區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大學生志愿者們帶著滿腔熱情,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展現新時代新青年的新作為和新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