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黨建紅”遇上“郵政綠”,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市郵政管理局堅持“黨建引領、組織聚力、精準服務、賦能發展、融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努力踐行“小快遞”服務“大民生”的宗旨,著力打造“亭好郵”黨建品牌,探索出一條獨具郵政特色的黨建發展之路,有效推動我市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
塑“亭”之形 樹起黨建“一面旗”
郵政,古稱驛亭也;滁州,坐擁千年醉翁亭得名“亭城”。市郵政管理局以“亭”冠名打造“亭好郵”黨建品牌,努力鑄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以黨建為基,塑亭之“四梁”。針對快遞從業人員結構多樣、人員分散、流動性大等特點,該局建體系、強組織、清底數、善幫扶,讓黨員“小哥”找到組織找到家。
以融合為體,塑亭之“八柱”。推動黨建與黨風廉政建設、機關黨建與系統黨建、黨建與干部人事、黨建與執法監督、黨建與干部教育培訓、黨建與績效管理、黨建與郵政業務、黨建與志愿服務“八個打通”,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
以“郵字”為引,塑亭之特色。融合地域文化、工作實際,打造“亭好郵”黨建品牌,既從“亭”的空間維度,融合了城市形象和行業沿革,也從“好”的方面提出了發展目標和要求,強調了“郵”之本色。
鑄“好”之魂 聚起紅色“一群人”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快遞“朝發夕至”靠的是千千萬萬的“快遞小哥”在奔跑、在“傳書”,但快遞物流企業組織卻具有“頂部聚集、底部分散,短時聚集、長期分散”的顯著特征。該局努力聚起紅色力量,讓“郵政綠”穿過千山萬水,讓“黨旗紅”走遍千村萬戶。
厚植政治文化,做到政治素質好。規范“三會一課”,精準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豐富內涵,積極舉辦培訓班,開展專題學習、一線宣講和主題黨日活動。
注重學習研究,做到業務素質好。把黨建貫穿于郵政管理落實全過程,通過“線上理論+線下實踐”的雙向學習模式,堅持在學習研究中開展工作,切實提升快遞員專業技能。
關愛“快遞小哥”,做到暖心服務好。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各類網點打造“清涼補給點”“暖蜂驛站”“工會驛站”200余處,為2022年受疫情影響困難人員爭取生活補貼資金19萬余元,組織快遞員開展免費體檢,引導公眾對“快遞小哥”多一分理解和支持。
不忘清廉之心,做到廉潔自律好。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在實處,嚴格執行“三重一大”等規章制度。
行“郵”之效 串起環滁“一條路”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是許多人對中國郵政此前的概括。隨著社會發展,車馬加快,運輸的東西也涵蓋了方方面面。滁州郵政人一直在努力奔跑,在“環滁皆郵也”的網點,把新時代的“書信”送到百姓手中。
選樹榜樣,凝聚奮進力量。積極選樹愛崗敬業、見義勇為先進典型。開展“傳郵萬里”行動,“小蜜蜂”青年宣講團,行業黨員和青年從業者沖鋒在前,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黨員帶頭,打造先鋒工程。堅持既交任務又教方法,既管業務又管思想,打造黨員帶頭先鋒工程,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
融合“黨建+”,全面提質增效。“黨建+業務”,全年收獲全省“掃黃打非”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郵政快遞業安全信息報告和處理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表彰。“黨建+信訪”,支部織網,黨員包保,成功化解兩起跨省申訴案件。“黨建+志愿服務”深入機關、學校等地開展知識宣傳,相關工作被中國郵政快遞報頭版采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