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7月10日12版)
7月5日中午,田立駕車從南京前往滁州。
7月5日上午,在位于南京工業大學的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田立(中)帶領師弟師妹開展超濾膜分析實驗。
滁州市南譙區高教科創城鳥瞰。
7月5日下午,滁州高教科創城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里,田立(左一)和家住南京的同事們在檢查超濾膜生產線。
7月5日,位于滁州市南譙區高教科創城的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里,副總經理田立和同事們忙著超濾膜產品訂單生產。畢業于南京工業大學的田立,當下生活可以用“雙城記”來形容。“我住在南京,實驗室在南工大,產品生產線在滁州,沿著滁寧快速通道兩地自駕只需半個多小時就能到達。”田立說,像他這樣“跨省”工作的,在滁州高教科創城里有很多人。
田立所在的團隊主要開發的是高抗污染PVDF超濾膜,這項技術不僅攻克世界性難題,實現了制漿造紙廢水的零排放,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石化、鋼鐵、冶金等行業廢水處理領域實現了關鍵膜材料的國產化替代,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科創城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解決入住‘疑難雜癥’,扶持企業升規入庫。”田立表示,這些無微不至的服務成為他們企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重要因素,更讓在這里工作的科研人員可以沉下心來工作。依托南京工業大學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的學術支持,加上滁州當地提供的硬件支持和優惠政策,久盈膜項目打通了從基礎研究到中試孵化,再到量產的鏈條,在滁州當地形成了一條日趨完善的“人才鏈”。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入新發展階段,作為我省“東大門”的滁州市正加快建設浦口—南譙新型功能區、滁州高教科創城。東距南京江北新區18公里的滁州高教科創城,作為該市“跨區域協同創新實驗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先行區”的創新平臺,近年來引入安徽科技學院滁州校區、南京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中科院長光高端裝備研究院等高教資源,定位“高教+科創+產業”的模式。走在園區里,“南工路”“浦園路”等帶有南京印記的路牌隨處可見,企業還配置了南京滁州兩地的班車,極大方便“雙城”工作的需要。近年來,科創城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14個,各領域高層次人才137名,落戶并孵化科技企業300多家,逐步建成集科技研發、戰新產業、高教研學、城市服務等于一體的四大功能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