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畝均效益評價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2023年安徽省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工作方案》,對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作出部署。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堅持精準評價、分類推進、對標提升,圍繞制造業重點行業、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分類開展,遴選發布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在全省范圍內樹立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制造業企業畝均效益領跑者的遴選,緊扣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按制造業“4+10”萬千億產業,以畝均稅收、畝均營業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能耗營業收入、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等5項指標為主,分行業共遴選產生100家左右制造業畝均效益領跑企業。
經濟開發區畝均效益領跑者的遴選,圍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經濟開發區(含部分參照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的園區)等兩類經濟開發區,以畝均規上工業稅收、畝均工業營業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等4項指標為主,分別遴選產生3個左右國家級畝均效益領跑經濟技術開發區、20個左右省級畝均效益領跑經濟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畝均效益領跑者的遴選,圍繞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兩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畝均規上工業稅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畝均工業營業收入、每萬人當年發明專利授權數、當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等5項指標為主,遴選產生2個左右國家級和3個左右省級畝均效益領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工作方案明確了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的時間表。省經信廳、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依據職能和任務分工,分別制定制造業、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具體方案。方案應結合安徽省制造業發展實際,適當向畝均效益提升明顯的企業(園區)傾斜。9月底前,分別遴選形成制造業企業、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畝均效益領跑者推薦名單。經單位公示后,由省畝均效益辦匯總并提交省畝均效益評價聯席會議審定。10月底前,公布3類領跑者名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各地提升畝均產出效益。
“省畝均效益辦將會同省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畝均效益領跑者激勵措施,在政府性評獎評優、試點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傾斜,在信用評級、貸款準入、貸款授信、擔保和還款方式創新、利率優惠等金融服務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省畝均效益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及時總結提煉、宣傳推廣畝均領跑者提升效益的典型經驗做法,引導企業、園區對標提升。(記者 汪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