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定遠縣樹立大糧食觀、大食物觀、大農業觀,堅持種養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下大力氣做好生豬“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助推鄉村產業振興。截至4月末,該縣生豬存欄63.6萬頭,出欄28.5萬頭,出欄同比增速22.57%,居全市第1。
擴繁增量完善供應鏈。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進生豬遺傳資源保護利用開發,加大生豬良種繁育推廣指導力度,積極引入巴克夏、杜洛克等外來優秀品種,培育的“定遠豬”榮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生豬核心場2個、“定遠豬”保種擴繁場1個、生豬擴繁場162個、單批出欄500頭以上育肥場159個。
種養循環優化生態鏈。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圍繞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新業態,培育有機肥廠等第三方機構建立糞污集中處理中心,重點推廣“截污建池全量收集、糞肥就近就地還田”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截至目前,全縣糞污綜合利用率超91%,改(擴)建生豬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283家,復合肥和尿素的使用量同比減少50%,水稻和小麥每畝增產100斤以上,畝均增收約300元。
政策支持提升價值鏈。出臺《定遠縣生豬調出大縣資金使用實施方案》等激勵政策,給予生豬養殖產業融資、用地、保險等支持。與安徽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技術團隊合作,實施“生豬無抗福利養殖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示范項目。截至目前,通過禁養區調整增加生豬可養殖區面積600余萬平方米;利用智慧化、無抗養殖等新技術,讓每公斤豬肉價格提高4至6元,帶動養殖戶戶均年增收3200元以上。(施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