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時節,草長鶯飛,又到春茶上市時節。3月27日,記者走進南譙區施集鎮趙洼茶廠,看見前來送鮮葉的茶農一撥接一撥,工人們正在新添置的制茶機器旁有序忙碌,新采摘的茶葉經過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藝流程后,變為色澤翠綠、清香四溢的成品茶。“多虧了郵儲銀行的75萬元貸款,解決了我們企業的燃眉之急,真是太給力了!”趙洼茶廠負責人王維清高興地對記者說。
施集鎮是滁州市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茶葉已成為該鎮鄉村振興、茶農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春季農業生產陸續展開,農業經營主體用款進入高峰期。“我個人有150畝茶場,合作社有近400畝,年產茶70多噸。開春以來,茶葉市場逐漸好轉,茶葉收購、擴大生產、購買機器都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生意好了,資金不足卻成了王維清犯愁的事。
得知這一情況,郵儲銀行滁州市分行迅速組織工作人員與茶企開展面對面溝通。了解到王維清的資金短缺困難,工作人員為其推薦了“鄉村行·碼上辦”貸款,王維清通過微信掃碼,輸入相關信息,提交了貸款申請。不到幾日,75萬元貸款就順利發放到賬戶,支持王維清的茶產業穩定發展。“‘鄉村行·碼上辦’是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與安徽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一款金融產品,主要用于支持春耕備耕,促進鄉村振興。”郵儲銀行滁州市分行客戶經理劉艷麗介紹,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通過搭建與省農擔合作平臺,發揮財政金融合作機制作用,客戶只需繳納少量保費,省農擔為其提供擔保,這一模式充分發揮財政金融合作機制作用,有效解決了涉農經營主體無擔保、無抵押的融資難題。同時,該行還開辟“綠色通道”、優化貸款流程等措施,讓茶農茶企真正享受到低利率貸款,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近年來,我市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納入金融機構考核,引導加大鄉村振興信貸投放,同時,引入賽馬機制,連續兩年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作為金融大比武主要項目,激勵調度銀行,深挖增長潛力,并充分運用“滁州金服平臺”,開展“新農主體”“賦能縣域”等多場線上銀企對接。2022年,全市鄉村振興領域貸款,總量位列全省第二,增量居全省第一。截至今年2月末,全市鄉村振興領域貸款余額2092億元,占全部貸款比重53%,同比增長22.8%,高于全部貸款增速3.1個百分點。
此外,我市人民銀行還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建立江淮分水嶺風景道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清單聯動機制,精準摸排融資需求,有序推送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支持效率。目前,已支持示范帶項目99個,完成授信129億元,新增投放57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精神,繼續全力做好涉農領域信貸投放,推動金融活水更多流向‘三農’領域,切實緩解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等問題,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貢獻金融力量。”滁州市人行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