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滁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天長市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以“干就干最好、當就當先進、爭就爭第一”的爭先意識,敢于在長三角、在全省與強的賽、與快的比,獲批國家級高新區,百億元工業項目實現零的突破,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5億元,同比增長9%,繼續保持領先位次;在全國綜合競爭力、高質量發展等7個百強縣里均實現進位。連續三年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分類考核第一,7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全省經濟運行評議始終保持縣級前三,榮獲11項國家級榮譽、15項省級表彰。
近日,天長市委書記賀家平在接受專訪時表示,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為落實好滁州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和市“兩會”部署要求,更好發揮“打頭陣、當主力”作用,天長市將以更加有力的舉措真抓實干、進位爭先。
牽住高質量發展“牛鼻子”。把項目和投資擺在首要位置,推行“全口徑項目管理、全要素項目保障、全周期項目服務”三全工作機制,以開放平臺建設為突破,錨定“全國百強、全省前三”目標,高水準編制國家級高新區總體規劃,提高項目準入門檻,確保新引進項目畝均投資強度超500萬元、畝均稅收超30萬元。力爭2023年全年完成投資超350億元,引進億元項目60個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50億元、100億元重大項目再有新突破。推進天長-六合一體化發展新型功能區建設,科創園一期建成運營。加快寧淮高鐵天長段、天長通用機場建設,力爭金天儀高速開工建設,寧天城際二期前期工作取得實質進展。
闖出產業集群“新路子”。堅定不移實施好工業強市,千方百計促進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構建“3+3”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導,強化產業鏈招商,計劃2023年儀表線纜、合金材料、新能源產業產值分別超700億元、200億元、200億元。以企業分層培育為抓手,讓“老樹發新枝”,打造產業“未來森林”。力爭2023年新增規上企業80家,專精特新企業10家,百億企業再有新突破,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的后勁。
配優科技創新“藥方子”。堅持“栽樹工程”,做大科技創新優勢,推動更多科技成果“沿途下蛋”。聚焦人工智能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新引進高層次科創團隊6個、實施30項產學研合作項目、轉化30項科技成果,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0家,全力爭創國家級創新型縣市。2023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2.4%。推動“一產業一研究院”建設,建成南京大學天長新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發中心,成立南信大天長研究院,辦好第31屆人才科技節。
抓住基層治理“衣領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黨建+信訪”工作機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鞏固完善發展信訪“五個一”工作機制,完善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包案化解、閱批群眾來信等制度,鞏固“雙零”成果;創新基層治理體制體系,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鞏固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1+N+X”協商架構和“11355”協商機制成果成效,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打造網格化精細化信息化治理平臺。全力推進依法治市,持續鞏固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成果。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打擊整治民生領域違法犯罪、電信網絡詐騙,不斷擦亮“幸福天長、和諧天長”的品牌。
下一步,天長市將在省委、滁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振奮精神、乘勢而上,搶抓機遇、緊抓快干,打頭陣,當主力,作貢獻,展形象,把滁州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和市“兩會”部署要求和主要精神貫徹落實好,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天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