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振興鄉村文化建設為己任,連續29年舉辦農民春晚,打造基層文化品牌;他致力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一手打造了鎮情鎮史館和綜合文化休閑廣場;他發揮所長,開展1000余場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先進文化植根于農村沃土……他就是南譙區章廣鎮文化站站長沙扣年,扎根鄉村40年來,先后被授予全國百姓學習之星,“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優秀群眾文化輔導員”,安徽省“最美基層文化人”“安徽好人”榮譽稱號。
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播種者
農民春晚是全面鄉村振興的文化表達,也是沙扣年數十年如一日堅守的初心。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從1993年開始,身為文化站站長的沙扣年就堅持組織農民自編自演農民春晚,這一堅持就是29年。29年來,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土導演”的沙扣年圍繞身邊的人和事,把好日子唱成歌、繪成畫、跳成舞,原汁原味地呈現鄉村生活和民間文化。章廣鎮的農民春晚一度成為“網紅節目”,被《人民日報》《安徽日報》等媒體重磅報道。
此外,為了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從1993年開始,沙扣年就召集農村富余勞動力組建了一支58人的文化志愿者農民藝術團。閑暇時間,他帶領農民藝術團用腳步丈量大地,在全鎮巡回演出620場,受益群眾32000人次。他還組建了農民嗩吶隊,多次參加文藝調演并進入安徽大劇院演出。2018年,沙扣年組織章廣鎮嗩吶隊編排民間吹打樂安徽民歌《摘石榴》參加了全國鄉村春晚開幕式演出,在全國產生轟動效應。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開拓者
“只有回望歷史、回首走過的路,才能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沙扣年說。為了讓鎮里的年輕人記得住鄉愁,看得見變化。從2015年開始,他積極奔走,希望在章廣鎮打造一個鎮情鎮史展示中心,他多少次深入鄉間地頭,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深入交流,并多次輾轉往返60公里外的南譙區檔案局查找資料,深入深山補拍照片,只為真實詳盡地還原歷史。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章廣鎮情鎮史展示中心終于建設起來。沙扣年也義務當起了講解員,經常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繪聲繪色地給游客講解章廣鎮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建設文明鄉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在鴉窩村,沙扣年結合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農民電影院,還創新農家書屋管理模式,開設“小伍說書”工作室,講當地傳說故事、講身邊好人好事、講黨的精神政策。一項項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措施,一場場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章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這個有形的載體發揮著無形的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50多年來,沙扣年將“善小常為”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了身邊的家人、鄰里,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民們每每見到他都豎起大拇指“老沙是個好人啊!”
2016年9月,看到78歲的韓明英老人不慎墜入池塘,已經52歲的沙扣年奮不顧身地跳入池塘中將老人救起。說到見義勇為,這一行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1982年9月救起落水兒童冒德勇,1985年4月救過落井兒童汪俊松。除此之外,沙扣年還18次挺身而出,參加過香山、老虎山、五尖山、曹山尾、丁洼后山等地撲滅森林火災戰斗,傳遞了見義勇為的正能量。
近年來,已近花甲之年的沙扣年不忘奉獻,多次自掏腰包購買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物品,捐贈給貧困戶白和忠、王宏海等人。他還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用手中的相機和筆,謳歌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歌頌純樸的家鄉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