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安徽省政府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今后五年,在全省行政區域內使用預算安排的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活動,資金應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服務、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等公共領域的項目,以非經營性項目為主。
根據辦法,政府投資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收支狀況相適應。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違法違規舉借債務籌措政府投資資金。投資資金按項目安排,以直接投資方式為主;對確需支持的經營性項目,主要采取資本金注入方式,也可以適當采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所安排政府投資資金,應當平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通過建立“項目庫”等方式,加強對使用政府投資資金項目的儲備。“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對于建設依據、建設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或前期工作長時間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項目,可以將其移出“項目庫”。
辦法規定,政府采取直接投資方式、資本金注入方式投資的項目,項目單位應當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按照政府投資管理權限和規定的程序,報政府投資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賦予項目審批權的其他部門審批。
項目單位應嚴格落實厲行節約要求,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保證前期工作的深度達到規定要求,并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以及依法應當附具的其他文件的真實性負責,不得弄虛作假。
項目審批部門對符合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的初步設計及投資概算,予以批準(核定)。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批復文件中應當規定文件的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不超過2年。
此外,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含改擴建項目),可以合并編制、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中,總投資在1000萬元以下項目(含改擴建項目)且建設內容單一、技術方案簡單的,可以直接編制、審批初步設計。
辦法還要求,政府投資項目開工建設,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建設條件;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得開工建設。政府投資項目應當按照國家及省有關規定合理確定并嚴格執行建設工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今后,政府投資項目建成后,應當按照國家及省有關規定進行竣工驗收,并在竣工驗收合格后及時辦理竣工財務決算,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對政府投資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形成的固定資產,項目單位應當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