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辦證妥善解決、老舊小區改造扎實推進、城區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推行……近年來,天長市在民生工程項目支持下,聚焦民生關切,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將有限的財力用到群眾最期盼的領域、人民生活最關鍵的環節,通過解決群眾辦證難、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城區環境整治等創新措施,繪就了一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宜居之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住得安心 辦證難題不再難
天長市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規劃批后監管工作制度,以專項核查和日常監管為抓手,確保工程項目嚴格按審批要求建設;面對商品房辦證難的歷史遺留問題,變被動受理為主動上門宣傳,廣泛張貼公告,宣傳政策,通知權利人攜帶相關材料前來窗口辦理。
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對商品房遺留問題采取容缺機制辦理。對首次登記容缺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合格意見單、竣工驗收備案表的上城風景、天豐廣場等容缺商品房銷售發票和契稅完稅證明直接辦理不動產權證。截至10月底,天長市16個歷史遺留問題樓盤符合發證的1649戶已完成發證1536本,還有113戶因資料未提供完整還未發證。
改得合理 老舊小區新蝶變
聘請經驗豐富的設計單位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編制規劃設計方案,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改造;推動成立群眾監督理事會,由老黨員、退休老干部、居民代表等擔任老舊小區改造監督員,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定期向全體居民通報改造進度和施工質量情況,切實保障居民知情權、監督權。一系列的舉措,有效保障了天長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利推進。
在前幾年改造的基礎上,今年,天長市進一步加大投入,對該市百貨小區、農機大廈、二中宿舍樓、水泥廠家屬區、林業局宿舍樓等18個老舊小區(共36棟樓)進行改造,改造面積約10萬平方米,涉及居民約1148戶,總投資約5000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占總工程量的92.58%。
“老舊小區‘不光要好看、關鍵要好住’ 。”天長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將數個獨立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整合打包,改造成連片式小區;將智慧安防系統、娛樂場所、小游園、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作為重點建設改造內容,切實改善老舊小區群眾居住水平,提升小區環境面貌,讓廣大群眾的所居之地成為溫馨、幸福的港灣。
治得科學 城市面貌大改觀
天長市重點推進高新區5條主干道管網建設、永福大道、秦欄路以及G345環城路等6條城市道路改造升級項目、2022年生態環保工程項目、紅草湖生態濕地公園尾水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城區內河水生態環境提升工程項目、生活垃圾自動分揀壓縮及中轉站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及配套管網提升改造等項目建設全面鋪開。
緊抓國家級衛生、園林、健康“三城聯創”契機,該市對市區、街道、庭院、沿街商鋪的房屋樓宇、供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或提升,對城區進行綠化、亮化等,利用城區邊角、閑置地新建便民公共停車位6261個。加大對主次干道的日常監管巡查,及時取締占道流動攤點,重點整治農貿市場流動攤販占道經營、非機動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截至10月底,全市共清理亂堆放350余處,文明勸導流動攤占道經營5456次,規范跨店經營850余起,勸導安置780多戶流動菜農到臨時菜市場經營。
加強違法整治拆除力度,全面開展“兩違”“市區立面”專項整治行動,對城市規劃區內(外)進行徹底整治,打造城區立面嶄新形象。目前,天長市共拆除城市規劃內亂搭亂建45起,拆除面積約3648平方米,下達各類違法建設行為通知書1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