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徽省愛國擁軍模范、滁州市第二小學校長許捍平來說,從教30余年,他潛心于教育教學研究,取得優異成績。他認為教育之道在于愛崗敬業、教書育人、追求卓越;作為一名校長,他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立德樹人,詮釋的是一份追求,承載的是對信仰的執著;作為一名雙擁模范,他將學校雙擁工作抓在手、扛在肩,譜寫了一曲曲雙擁的時代贊歌。
2022年,是許捍平教育生涯的第32個年頭。談及入職教育行業的初心,及三十年如一日堅守的原因,他堅定地回答:“熱愛”。短短兩個字,蘊含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最樸素而誠摯的感情。在學校日常教學管理中,許捍平用滿腔的赤誠和愛,始終把雙擁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并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和教育教學管理之中。他牽頭組建學校雙擁辦,健全校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和管理制度,學校雙擁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軌道。他率先垂范,帶領廣大師生廣泛深入地開展各種雙擁共建活動,常抓不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學校全體師生牢固樹立了“軍愛民、民擁軍”的雙擁工作意識。
與此同時,許捍平帶領學校教導處,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引領國防知識滲透到每一門學科中,讓國防教育貫穿于各科教學的始終;他指導大隊部結合班隊會、國旗下講話、校微信公眾號、電子屏宣傳等方式,廣泛宣傳國防教育及雙擁工作,不斷激發師生愛國熱情和雙擁情懷。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每季度開設一次國防教育講座,把部隊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講授給全校師生。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形成了濃厚的“雙擁”共建氛圍。
除此之外,許捍平還積極開展與駐滁部隊的雙擁共建活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綠色軍營夢·報國我能行”“軍營我體驗”等軍營體驗活動。曾多次組織高年級學生走進駐滁軍營,參觀官兵內務展示,觀看軍體拳表演,開展軍民共建……讓學生了解部隊官兵生活,厚植家國情懷和擁軍美德。并多次邀請共建部隊官兵到校訓練國旗班學生,開展國防教育宣講活動;邀請退役軍人來校介紹軍營生活;邀請抗美援朝老戰士講紅色故事等等。以此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在共建活動中,廣大師生真正體會到“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軍民魚水一家親的雙擁情感。
“后方”連著“前線”。軍人的“后方”安穩,才能不為家屬就業分心、不為子女教育憂心,才能全身心投入到保家衛國的訓練備戰中去。許捍平在實踐中探索,想方設法積極踐行雙擁理念,從關心軍人家屬、關愛軍人子女入手,解決軍人“后院”“后代”等后顧之憂。每年學校均評選出“優秀小軍屬”,對軍屬子女實行“優待”政策,極大地穩固了軍人們的“大后方”。
該校教師董艷紅、孫亞玲都是軍嫂,愛人在部隊服役。許捍平在校班子會主動提出讓董艷紅、孫亞玲定期去部隊探親,由學校為其報銷差旅費用,并協調年級組老師共同承擔兩位老師請假后的課務,讓兩位老師的愛人能夠在部隊安心服役。不僅如此,許捍平還在工作上給予兩位老師幫助,從課堂教學、業務學習等方面給予關心與指導,使兩位老師迅速成長,成為學校骨干教師。
在學校每年的招生工作中,許捍平都積極與市、區雙擁辦對接,克服重重困難妥善解決軍人子女新生入學難問題。他總是主動地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孩子們關心幫助,開展“我和軍娃一起過端午、中秋”“我為軍娃做件事”等送溫暖活動,并組織教師義務輔導軍人子女,為這些孩子的學習助力加油。許捍平時常與授課老師溝通,他說軍人的孩子有著光榮而特殊的家庭環境,他們更需要老師們的關心關愛,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相較于其他學生,軍人的子女更容易出現思想波動,這就需要老師們細心、耐心地指導,給予他們更多地理解、寬容和關愛。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許捍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崗位作貢獻。在許捍平積極努力和親自推動下,其任職的學校雙擁工作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其中滁州市紫薇小學先后被評為“全國國防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滁州市第二小學連續多年是雙擁模范單位,被評為“滁州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工作先進集體”,成為安徽省愛國擁軍促進會第一屆理事會會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