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剛剛過去的一周多時間里,自北向南的降水讓此前一直盤踞在安徽大部的旱情得到極大緩解。在這些降雨的背后,安徽省氣象工作者開展的人工增雨作業功不可沒——10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氣象部門了解到,10月3日以來,安徽省8天“催雨” 174次,一共“問天要水” 19168萬噸,約相當于95個天鵝湖的水量。
安徽大部出現旱情 自北向南降雨“解渴”
今年安徽省的梅雨偏弱,梅雨量偏少。出梅以來,由于降水量較少,安徽省淮河以南發生伏秋連旱。10月4日,安徽省的氣象干旱達到了最大——在中央氣象臺連日發布的氣象干旱預警中,旱情已經蔓延至安徽省大部。
從3日夜里起安徽省自北向南出現了降水、強降溫和大風天氣。據安徽省氣象部門監測的數據,合肥以北累計降水量普遍超過50毫米,其中阜陽、亳州等地232個站超過100毫米;安慶、池州和黃山5~15毫米;其他地區15~50毫米。據安徽省氣象部門監測,受此次降水影響,合肥以北氣象干旱基本解除,合肥以南明顯緩和。截至10月8日,安徽省沿江江南西部及南部仍維持重旱,局部特旱。
問天要水 8天時間人工增雨作業174次
在這些降雨的背后,除了氣象條件符合人工增雨條件外,還有氣象工作者的辛苦工作。
記者10月10日從安徽省氣象部門了解到, 10月3日以來,全省人工增雨作業工作人員抓住有利時機,共實施飛機增雨作業8架次,航時27小時11分鐘,播撒煙條136根。合肥、淮北、亳州、宿州、阜陽、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14市的61區縣共組織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174點次,發射火箭彈281枚,燃燒焰條158根,發射燃氣炮1384發,累計增雨量約19168萬噸。8天時間降下19168萬噸水,大約相當于在安徽省傾瀉了95個天鵝湖的水。據此前媒體報道,天鵝湖的水量約為200萬立方米左右。
氣象部門正在發射增雨火箭彈。
10月10日,記者聯系安徽省氣象部門獲悉,此次人工增雨作業為改善土壤墑情、降低森林火險、增加水庫蓄水等發揮了積極作用。安徽省淮北和江淮之間北部旱情已得到解除,江淮之間南部和江南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安徽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截至10月10日,安徽省江淮之間南部還有部分地區存在輕度到中度旱情,安徽西南和南部少部分地區有重度旱情,只有局部地區還有特級旱情。未來,安徽省氣象部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作人員仍會密切關注氣象條件,將會繼續在出現旱情區域擇機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吳然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