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能成功查處千秋街道戴壩村兩名村干部違紀違規問題,得益于我們運用‘協作區’工作機制。”近日,安徽省天長市監委委員、第二協作區主任周全軍表示。
為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優化整合紀檢監察工作力量,今年以來,天長市紀委監委出臺《天長市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規范化建設運行實施方案》,制定相關考核辦法,著力提升基層紀檢監察組織監督執紀和審查調查能力。
該市按照“地域相近、優勢互補”原則,將16個鎮(街道)劃分為4個紀檢監察協作區,明確由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任主任,市紀委監委機關紀檢監察室主任任副主任,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為成員,協作區內統一調配人員,協同監督,聯合辦案,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工作機制。
天長市落實“師傅帶徒弟”“老兵帶新兵”培養機制,將36名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組成4個交叉檢查小組,按照“本鎮(街道)回避、輪動交叉”原則開展工作。小組間共享監督信息,對當前疫情防控、防溺水、工程項目招投標、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推廣、養老領域防電詐等重點工作開展常態化巡回監督檢查33次,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106個,簽發問題整改提示單34份,均已督促整改到位,形成了監督合力,提升了監督實效。
如遇到在協作區內發生案情復雜、查處阻力大的案件,由案件發生地紀委提出申請,統籌4個協作區內紀檢監察干部開展聯合交叉辦案,變“單打獨斗”為“聯合作戰”,同時定期對辦結的案件開展交叉審理評查,有效提高辦案質效。
“‘協作區’機制的實施激發了基層紀檢監察組織新活力。今年以來,4個‘協作區’梳理排查問題線索78件、立案31件、結案24件,運用四種形態處理24人。”天長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市將持續發揮紀檢監察“協作區”新機制的作用,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宣金祥 邵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