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滁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44件,處理19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21人。
近年來,滁州市紀委監委在省紀委監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職能定位,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聚焦“一改兩為”要求,持續推動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強化“室組地”聯動監督,建立問效督查、問責警示、問題專報“三問”機制,以有形有力有效的高質量監督,推動屬地及主管部門深入開展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切實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工作方案》,聚焦省營商環境“十做到、十嚴禁”正負面清單開展專項監督,有力服務保障市場主體,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2022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檢查400余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78個;抓好營商環境指標提升,對市營商環境13個牽頭部門的分管負責同志和業務負責人開展約談28人次;對企業實名舉報的問題線索優先辦理,及時反饋,全市共查處涉企腐敗和作風問題12件23人;編印我市近年查處的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讀本,警示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努力推動我市營商環境持續走在全省前列。
開展教育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教育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工作方案》,明確監督重點、步驟措施和工作要求,督促教育主管部門深入治理教育領域突出問題。 針對師德師風問題,及時通報我市近年查處的教師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督促主管部門舉一反三,開展師德師風師能建設年活動。2022年,全市共查處違反師風師德問題25件25人,其中給予紀律處分21人。針對教育亂收費問題,抽查全市27所中小學、幼兒園,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7份,整改問題9個,減免、退還課后服務費24.72萬元。針對社會事務進校園過多過雜問題,督促主管部門開展清查清理、建章立制,推動整改相關問題5個,確保“進校園”活動精簡、規范、有序。針對校外培訓亂象問題,督促嚴格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全市共檢查培訓機構2236家次,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違規宣傳等問題14個,完成退費65.16萬元,罰款29.47萬元。
開展醫療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醫療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工作方案》,從減輕群眾負擔、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醫療費用三方面精準發力,監督推動衛健部門集中開展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通過教育引導、重點談話、督促整改等方式,進一步凈化優化醫療機構行業氛圍。2022年,全市各級醫療機構開展警示教育156次,感召199人次主動上繳財物25.7萬余元;開展作風暗訪72 次,處置投訴舉報36件。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診療不規范、就醫不暢、服務不優等突出問題,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860家,暫停協議25家,解除協議9家,罰款454.57萬元,曝光典型案例16起。
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工作方案》,明確重點任務、方法步驟和工作要求,督促市場監督部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和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聚焦群眾關心的酒類食品、蜂產品、鹵味熟食制品、包裝飲用水、乳制品以及藥品、化妝品等產品安全,督促規范化、常態化開展執法檢查工作,開展執法監督21次,參加食品藥品安全專項行動推進會、調度會12次,通報有關情況9次。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不作為、亂作為、“吃拿卡要”輿情監測,發現負面輿情32條,全部按時辦結回復。2022年,全市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8934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6938個,查辦食品安全案件1507件;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產品、化妝品相關經營使用單位3401家次,查處案件227件,罰沒款519.11萬元;搗毀假藥生產經營窩點5個。
開展解決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解決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專項監督工作方案》,建立月調度、季通報和清欠回訪機制,督促主管部門全面排查拖欠賬款項目,摸清欠款底數,制定清償方案和清償時間表,實施掛圖作戰、逐件盯辦。會同經信部門開展監督檢查12次、重點督辦4件,壓實屬地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推動問題有效解決。2022年,全市共辦結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32件,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31206.46萬元,涉及清償企業51家,全市無分歧賬款清償率達100%。
開展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監督方案》,聚焦拖欠農民工工資積案化解專項行動,選取9件多年未化解的疑難欠薪積案進行重點督辦,倒查問題成因,嚴肅追究失職失責行為,確保制度落地、責任落實。同時督促縣(市、區)紀委監委同步開展專項監督,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監督內容和時限,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相關專項檢查108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45個,約談提醒黨員干部22人;直接幫助追回農民工工資1700余萬元,向社會公布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和3批次7起重大違法典型案例。
制發“兩書”推動重點信訪舉報件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重點信訪舉報件專項監督工作方案》,通過向市、縣紀檢監察機關制發《信訪舉報問題辦理意見書》、向主管部門制發《信訪舉報問題辦理建議書》,全面壓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扎實推動重點、難點問題化解處理。2022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制發“兩書”60件,辦結52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9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24人,全年信訪舉報量、檢舉控告量、重復舉報量等主要指標同比下降43.4%、50.8%、69.4%。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推動化解了持續10年的全椒縣“小城鄰里”爛尾樓、涉及兩省三市的南譙舜耕生態園等一批疑難復雜信訪件。
開展“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監督工作方案》,聚焦國有集體土地征遷“難安置”問題,全面系統摸排問題項目14個,涉及2691戶、4449套房屋、44萬平方米,督促各責任主體“一項目一方案”精準施治,明確整改時限,實行清單管理,紀檢監察機關通過督導檢查、發函提醒、追責問責等方式,有效推動問題整改。2022年,市紀委監委共開展督導檢查30余次,下發“交辦單”“督辦函”“警示函”15份。截至目前,全市解決“難安置”項目8個,幫助1551戶群眾安置住房2440套、23.4萬平方米。
開展安全生產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安全生產領域突出問題糾治專項監督工作方案》,重點圍繞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十五條硬措施,督促職能部門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對群眾關心的危化品、自建房、農村道路、監管執法寬松軟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2022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監督檢查45次,推動重大風險隱患整改31項,督促職能部門開展執法檢查1875次,實施行政處罰191次,罰款1376.68萬元,責令停產企業3家,出臺制度措施16項。2022年度全市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較大事故數較上一年度均下降。
開展社會保險資金管理提升年行動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專項監督工作方案》,聚焦社保基金管理重大風險隱患,緊盯政策制定、經辦流程、信息錄入、內控機制等重點環節,加強日常監督,嚴肅紀律要求。2022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檢查30余次,開展各類警示教育87場次、6400余人次;督促職能部門建立跨部門、跨層級、跨險種協作聯動工作機制,核查發現問題,督促全面整改,推動建章立制63個。
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專項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進一步監督推進滁州市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方案》,圍繞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建立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包保督查機制,開展一線問效督查,按照“約談提醒一批、查處問責一批、教育警示一批、推動整改一批”措施和步驟,切實推動屬地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落實整改責任。2022年,市紀委監委開展督查40余次,制發《監察建議書》3份、《工作提醒》6份,約談相關單位負責人13次。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組交辦涉及我市突出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改98.3%;其中涉及市城西水庫和沙河集水庫飲用水源地問題77個,較省級整改時限提前7個月全部整改到位。
開展執法不公正問題專項治理監督。市紀委監委印發《執法不公正問題專項治理監督工作方案》,聚焦制約影響我市營商環境建設瓶頸問題,充分發揮法制引領作用,督促行政執法單位狠抓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落實。開展行政處罰委托專項清理行動,督促市縣兩級36家執法單位規范簽訂行政處罰委托書102份。開展重點執法部門案卷評查,發現問題并全部責令整改到位。2022年,全市共查處執法司法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2件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