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80后,曾為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一大隊民警,現為特警支隊一大隊特警。2013年某天,為了保證道路暢通,陳沖帶著一名協警輪換著托舉斷落的光纜讓車輛正常通行,在寒冷的夜里一舉就是五個多小時,其充滿正能量的舉動被路人拍照發到網上并引發熱議,被網友稱為“最美托舉哥”,陳沖也因此獲得2013年“安徽好人”稱號。
“‘中國好人’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這是我對習近平總書記給李培生、胡曉春的回信中感觸最深的地方。”陳沖表示,“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磚一瓦,是普普通通的一份子,但他們用赤子之心,一天、一年、一輩子,不忘初心,默默奉獻。正所謂‘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平凡的我們,要堅信‘有志者,事竟成’,在自己的崗位上,擔負使命,砥礪前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有功于社會的好人!”
2013年12月14日,正值隆冬,凌晨的夜里更是滴水成冰,正在值班的陳沖接到市長熱線指令,南譙北路與東西大街的路口幾根電纜斷落垂在地上,十分危險。陳沖立即帶著協警李勇趕到了現場。
到達現場之后,陳沖發現在十字路口的西側幾根通信光纜不知道被什么東西刮斷了,斜垂在馬路中間,當時夜色漆黑,只有微弱的路燈不甚清晰,來往車輛紛紛從反道繞行,十分危險。為了保證道路暢通和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陳沖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一邊把警車停在路口并把警燈打開,提示過往車輛注意避讓,一邊帶著協警李勇用雙手托舉著光纜讓來往的車輛從光纜下通行,直到早晨7點30分左右,相關單位才趕來進行搶修。就這樣,兩人在零下2度的冬夜里輪換舉著光纜保障暢通,一舉就是5個多小時。
陳沖在滁州交警隊是一名優秀民警,在平凡的交通管理崗位上,陳沖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勇于擔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警察的神圣誓言,他把自己的青春歲月無私地奉獻給了他所從事的公安交通管理事業!
2020年1月,陳沖從交巡警支隊一大隊民警交流到特警支隊一大隊,離開了熟悉精通的交警業務,來到特警崗位,他時刻保持“空杯”心態,努力學習特警核心業務體能技能。已過不惑之年的他在體能技能上確有偶爾的力不從心,但他不斷激勵自己,努力迎頭趕上。為此,陳沖給自己制定了特訓計劃——體能訓練每天一次10公里,100個引體向上。同時,他也不落下系統的技能訓練。“苦心人,天不負”,陳沖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全支隊考核時名列前茅,甚至每次成績都是優秀。
疫情期間,秉承著“疫情不散,我們不退”的信念,陳沖和許多警察同事堅守在工作崗位,在抗疫一線奮戰最久的一次是一個月沒有回家,他的愛人是一名看護輔警,和他一樣,舍小家為大家。夫妻倆相互鼓勵,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是為國作貢獻。
對于崗位的轉變,陳沖坦然:“以前是交警,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是服務人民,回饋社會;現在是特警,做好反恐工作亦是紓民困、解民怨、暖民心。”一樣愛崗敬業的初心不悔,一樣奉獻為民的執著不變。這,就是陳沖,一名好人警察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