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科學布局、精心打造城市“一刻鐘黨群服務圈”,充分發揮黨群服務圈貼近群眾、資源集聚、信息化建設等優勢,促進了城市社區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
貼近群眾設“治理點”。根據地域、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分布情況,以居民出行“一刻鐘”為輻射范圍,整合城市中的物業中心、公共用房、閑置場地等資源,在2個街道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在20個社區設立黨群服務分中心,在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居民小區等建成30處黨群服務分設點,推動黨務、政務以及便民服務等進中心,形成“一刻鐘黨群服務圈”,做到就近就便服務群眾。
整合力量建“治理隊”。采取“1+1+X+N”模式組建聯合黨委,由社區黨組織書記任書記,聯系市領導任第一書記,X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N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加盟,建立聯合黨委季度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發放“問題清單、交辦清單、督查清單”,有力解決社區難題。構建85支以小區黨組織、物業企業和業委會共同參與的“紅色議事團”,按照“收集民意—黨組織提議—各方共同商議—會議決議—結果公開—督促落實”六步工作法,協商解決小區各類矛盾。今年以來,聯合黨委共解決道路硬化、無物業小區治理難題等138件,“紅色議事團”協調解決小區矛盾93件。
數字賦能搭“治理網”。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的數字化平臺提高服務效能,由2個街道聯合成立紅色智慧管家指揮中心,開通“天長智慧管家”平臺,網格員和小區居民發現物業管理問題,通過平臺終端APP直接上傳,指揮中心分類派單給相關職能部門限期辦結,形成“平臺接單-智能分配-部門辦理-結果反饋”的閉環治理網。今年以來,指揮中心接收辦理物業管理問題1667件,辦結率達98.94%,做到居民有事“一鍵辦理”。(沈書琴 張維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