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高溫干旱對秋糧作物產量的影響,日前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制定了水稻、玉米、大豆主要秋糧作物應對高溫干旱生產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細化方案,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包聯服務,指導農民落實關鍵技術,做到技術全覆蓋。
目前我省大部分一季中稻處于拔節-孕穗期,少部分一季中稻正處于抽穗揚花-灌漿期,持續高溫對處于孕穗和抽穗期特別是抽穗揚花期的水稻影響大。為防范高溫熱害,可以采取灌深水,以水調溫。根外噴肥,增強水稻植株對高溫的抗性,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追施粒肥,防治后期早衰。同時防病蟲與防熱害結合實施。在水源有限的情況下,積極調度,優先保障生育敏感期的水稻生理需水。對處于分蘗期的水稻,采用農作物秸稈覆蓋其行間,以減少田間蒸發。
當前夏玉米總體處于灌漿期,苗情長勢總體較好。對吐絲授粉田塊,要防止植株早衰,減輕高溫干旱、病蟲害影響,促進授粉,增加產量。對吐絲授粉田塊主要采取灌溉降溫、施好穗粒肥、輔助授粉措施。對灌漿期田塊,重點是保葉,促粒,延長光合器官功能,增加粒重。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
大豆目前總體處于開花結莢期,是大豆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防汛抗旱、防災減災、防病治蟲的關鍵時期。各地要加強大豆田間管理,減輕高溫熱害對大豆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要積極灌溉調溫,追肥促弱,防治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