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人民網】安徽滁州:鄉村謀振興 環滁皆新景

盛夏時節,蔚藍天空下,天長市龍崗社區處處花紅柳綠,平坦整潔的街道兩旁是一座座紅頂白墻的兩層聯排式別墅。“住得舒坦、吃得健康、環境還好,現在俺村的日子,城里人都眼饞。”回望一眼自家的小別墅,村民王富來滿臉自豪。

靠著芡實產業,如今小鄉村蛻變成令人羨慕的“小康村”。龍崗社區的改變,是滁州市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補齊農村產業發展短板的生動寫照。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放眼皖東大地,從“鄉村新房東”到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村美、民富、產業興的宏偉愿景,如同一顆顆“夢想金豆”,在滁州廣袤農村大地默默耕耘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釋放出鄉村振興的無限魅力。

定遠的云上牧場。定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定遠的云上牧場。定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科技菊”開出“致富花”

每當太陽西下,暑熱漸散,在滁州市全椒縣周崗村,皮膚黝黑的菊農馬朝東拿起鋤頭來到自己的滁菊地里看一看,拔拔草。這一習慣,他保持了40多年。

“同一塊地,同樣是滁菊,但是我現在種的可是‘科技菊’,叫‘科滁1號’!”馬朝東一邊揮著鋤頭,一邊自豪地說。

這個“科技菊”有啥不同呢?

馬朝東放下鋤頭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過去的滁菊生長期長、病蟲害多、效益低下,久而久之,村里種植滁菊的人越來越少。

直到2016年,滁州市引進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麗芳研究團隊,利用現代生物技術,以原產滁菊帶病菌植株微莖尖為材料,通過離體脫毒及再生技術研發,實現滁菊種苗脫毒和品種復壯,培育出生長健壯、抗逆性好、產量大幅提高的滁菊良種。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一點不假!現在大家都在種這個新滁菊了。”馬朝東感慨。

馬朝東種植的“科滁1號”。全椒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馬朝東種植的“科滁1號”。全椒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改良品種,讓滁菊煥發光彩。但市場出路,決定著滁菊能否再次振興。

于是,馬朝東進一步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開展合作研究,在研究團隊的指導下,采用“無硫磺”加工工藝、蒸汽和微波加工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滁菊加工技術瓶頸,打開了銷路,更是提升了滁菊質量,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姹紫嫣紅清香遠,此花不與百花同。如今滁菊的發展,不再僅僅依靠農技人員和龍頭企業的單打獨斗,在科技活水的澆灌下,一朵朵小菊花,綻放得更加美麗。

“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而發展加工業,可以迅速做大產業規模,拉動農產品增值。一個產業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天長市作出了有益探索。

天長市白塔湖蓮藕芡實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美林,是天長市遠近聞名的芡實能手。“以前不敢種多,怕賣不掉。現在有了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我跟加工企業合作,簽有收購合同,這樣才有底氣擴大種植。”邵美林由衷地說,村里有了加工廠就是不一樣。

俯瞰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人民網 王銳攝

俯瞰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人民網 王銳攝

從小打小鬧到規模發展,如今的芡實已經成為天長市的特色產業,“龍崗芡實”更是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這背后,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功不可沒。

在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展廳內,擺滿了芡實酒、芡實露、芡實果飲等十多種綠色產品。農戶種植們的芡實,在這里變成了各種健康時尚的產品,大大提升了附加值,形成了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農業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和市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就必須更加重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孫保東說。

在他看來,作為一座現代農業產業園,必須堅持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拓寬產業效益空間,實現從“賣原糧”到“賣產品”“賣品牌”轉變。

在產業園的帶動下,如今天長共有芡實種植加工主體126家,從業人員10500人,可實現年產值9.7億元,一二三產融合總產值達21.2億元。不僅為天長市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全新平臺,也為長三角有機安全的“大糧倉”“大菜園”“大廚房”打造新樣板。

“兩閑”資源換來“真金白銀”

在明光市張八嶺鎮張八嶺村“老村民”張繼榮的記憶中,偏僻曾是村里人很長時間不能抹去的痛。以前村里人,想去趟城區,起碼要走上兩三個小時,“晴天人騎車,雨天車騎人”。

干旱,也是限制當地發展的主要因素。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的明光,歷史上的缺水易旱,土壤貧瘠,守著好山水,卻只能過著窮日子。

窮則變,變則通。

2020年9月,明光市被列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土地政策支持為盤活閑置宅基地、住宅提供了新思路。通過盤活“兩閑”,激活鄉村發展“沉睡資源”,增強村級集體經濟自身“造血”功能。

俯瞰明光市張八嶺鎮張八嶺村的農家樂。人民網 王銳攝

俯瞰明光市張八嶺鎮張八嶺村的農家樂。人民網 王銳攝

“這是我們剛剛改造好的一處閑置農房,等這幾天床上用品到了,就可以接待了。”在張繼榮家的農家樂,原本的農房已經被改造成一家民宿:嶄新的白墻、平整的院子,每個房間都裝修成了標準間,床鋪、電視、空調、熱水器等設施一應俱全。

順著老張手指的方向,不遠處還有采摘區、垂釣區等戶外娛樂項目,可以讓游客前來觀光、垂釣、野炊。曾經的“窮窩子”,變成集休閑觀光、漁業體驗、特色餐飲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點。

說一千道一萬,農民增收是關鍵。

為了讓農民口袋多點錢,滁州大力實施推進工資性收入倍增行動、財產性收入擴量行動、經營性收入壯大行動、轉移性收入提升行動。2021年,滁州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同比增長10.6%,增速高于安徽省0.1個百分點。

如今,茶余飯后,張繼榮和村里人聊的不再是家長里短,而是“標準”“規則”“業態”等新鮮詞。呼吸著新鮮空氣,傾聽著潺潺流水,我們強烈感受到鄉村振興給滁州帶來的新面貌。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国产94在线传媒麻豆免费观看| www日本xxx|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 JIZZ成熟丰满| 欧美超强性xxxxx| 和前辈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高清免费aaaaa大片视频| 亚洲黄色激情网|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久关键词|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自拍欧美在线综合另类|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杨幂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嗨动漫在线观看| 99heicom视频| 好大的奶女好爽视频|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狂野小农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性受xxxx|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美女被奶乳羞羞漫画在线|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一级**爱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