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疫情防控進入了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在關鍵時刻更應該挺身而出,盡己所能,以實際行動為滁州抗擊疫情貢獻力量。”這是連日來瑯琊區1054救援隊瑯琊大隊副隊長李俊常說的話。今年3月我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42歲的李俊臨危受命,帶領1054救援疫情防控先鋒隊逆行封控區展開消殺任務,把困難與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與幸福帶給別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3月12日,南譙區發現1例無癥狀感染者,李俊和隊友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網”,他們肩背沉重的消殺裝備,嚴格操作規程,堅持噴灑到位,做到全方位覆蓋,不留一個死角,穿梭在大街小巷。同時,他還參加了核酸檢測點保障任務,不厭其煩地提醒群眾要保持“一米線”距離、戴好口罩,并熱心幫助群眾解決檢測碼等問題,加快檢測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檢測工作的效率。僅3月份,他就參加區域消殺26處、消殺面積約21萬平方米,核酸檢測點保障28處,保障群眾約5萬人次。
4月1日,新一輪疫情發生,瑯琊區1054救援隊立即發出號召,成立疫情防控先鋒隊,李俊和14名隊友主動請纓,無懼無畏,再次出征,并擔任先鋒隊隊長。自4月3日以來,他帶領著他的先鋒隊逆行封控區,對惠民菜場、揚子大道、揚子花園、揚子菜場、印象菱溪、創業南苑、鴻耀物流園、王橋等十個封控區及周邊道路進行了全域消殺。
為了減少病毒擴散風險,他和隊員們披星戴月,每天穿著防護服,連水都不敢多喝,一天下來嗓子又干又疼。防護服不排汗,負重30多公斤消毒裝備的他一次次被汗水濕透,臉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子,疲累極了就在任務點席地而歇,然后又迅速投入“戰斗”。他沒叫過一聲苦,也沒喊過一聲累,因為他深知消殺一處,就少一處隱患,他帶領隊員們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堅強的防線。個人的安危與守護家園的責任相比,根本不需要做出選擇,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立志為滁州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