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工作決不是開開會、舉舉手那么簡單,而是真正能做許多事情,切實幫群眾解決一些問題的。”1月6日下午,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會議現場,市政協委員、市教體局副局長王莉感慨道。
王莉的感受來自于沉下心、俯下身的履職實踐。她告訴記者,四年來尤其是“委員進社區、常委在行動”活動開展以來,自己作為高巷社區小組組長,每月走進社區開展各項活動,深入調研走訪,征求社情民意,收集基層第一手資料,開展“微協商”,邀請相關部門現場協商解決了三八巷車輛亂停亂放、金色河畔小區健身器材無法使用等基層難題。
從一開始心存顧慮,到現在順暢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王莉對未來五年連任市政協委員躊躇滿志,表示將珍惜委員身份,履行委員職責,為政協工作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會場外,每一步腳印都留下履職的印記;會場內,每一條建議都映照履職的初心。
四年前,定遠縣吳圩鎮高埂村村民委員會委員楊梅也是一位人大新兵,現如今,對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大代表她也有了發言權。“剛成為人大代表時我不知道如何履職,這幾年通過積極參加人大的各項會議、培訓、視察活動,履職進步很大、感觸良多,更在平時和群眾打交道中,力爭當好群眾的貼心人、代言人,踐行‘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
2017年,吳圩鎮高埂村從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了整村脫貧,經過幾年的精準扶貧,2021年村集體經濟達到75萬元。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楊梅包保的12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幾年來,她走村入戶,基本上把所有的休息時間都放在他們身上,為他們爭取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政策兜底等各項扶貧項目50多次。在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她繼續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擴充村路面,實施“戶戶通”工程,種植綠化苗木,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改善了村容村貌。
“今年,我帶來了關于鄉村振興方面的建議,在未來五年的履職中,我會接續奮斗,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參加人大活動,多調研走訪,了解群眾心聲,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作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團結和帶領高埂村群眾發展產業,變造血為輸血,變被動為主動,帶動村民穩定脫貧,走向鄉村全面振興。”楊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