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瑯琊區蓮心湖派出所社區民警王榮,巡邏到創業北路一處拆遷地塊時,發現兩名中年女子圍著一車芝麻爭吵不休。原來,兩人同在這片土地上種了芝麻,彭女士認為對方多收了自己種的芝麻,可對方不承認。于是,王榮叫來當地的治安網格員,大家一起返回芝麻地,一株一株地數了起來。經清點,對方果然多割了99株,于是尷尬地退回多收的芝麻。對于王榮的這一舉動,彭女士既感動又佩服:“這樣的芝麻小事,還驚動了警察,真是太感謝了。”
“作為社區民警,常常處理這樣的‘芝麻小事’。可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必須用心用情用理處理這些事。”王榮告訴記者。在常年累月的矛盾處理過程中,王榮漸漸感覺到,光靠民警和社區干部的力量是不行的,得發揮各行各業各類人群的優勢,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今年,市公安局實行派出所內設機構和勤務模式改革,蓮心湖派出所作為該項改革的首個派出所,率先建立了社區警務隊,社區民警全部實行專職化,在社區兼任副主任,配備警用電動車和4G執法記錄儀,從時間、裝備、制度上讓社區民警真正沉在社區、融入社區、與社區為家。
一次,王榮在工作中得知,轄區山林村兩戶農民,因為林地界線發生糾紛,鬧得很不愉快,于是將他們叫到派出所調解。可兩人來了之后,公講公有理,婆講婆有理,讓王榮一時也無法明辨。為了弄清真相,王榮駕車帶著兩人趕到林地,并找到當時劃分林地的村干部。在村干部的見證下,經王榮現場調解,兩戶農民各讓出1米交界土地,雙方沿交界處各開一條20厘米的水溝。“這個辦法好!”兩戶農民一致同意這個解決辦法。一個星期后,兩人分別聯系王榮說:“水溝挖好了,沒有糾紛了,我們再也不吵了。”
“新時代的社區民警,必須懂得群眾心理,才能做好群眾工作,為群眾辦更多實事。”王榮告訴記者:“社區民警在處理矛盾糾紛的時候,首先要分析矛盾的癥結在哪里,然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從事社區工作14年,王榮堅持深入社區、村組,與群眾談工作、拉家常,做到進百家門、知千家情,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通過一樁樁“芝麻小事”溫暖人心,王榮積極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架起為民服務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