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影視橋
在安徽省滁州市鳳凰社區,夫妻工作忙可以將孩子放在托育處,社區有專人照顧;沒時間照顧老人,可以送到社區養老服務站,有專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侍奉老人。看著社區其樂融融的場景,鳳凰社區黨委書記朱家和說:“基層治理也沒那么難。一團線,找到頭了,就亂不了!”
“人民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只要我們黨始終為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就能無往而不勝。”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的諄諄教誨,彰顯了親民為民的深情大愛,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書寫好“執政為民”這張考卷?滁州正奮筆疾書: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嚴抓作風,執政為民,用心用情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榮獲“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稱號的全椒縣黃栗樹村 計成軍 攝
【關鍵詞:紅色引擎】
黨建引領
基層治理“一張網”
鳳凰社區是滁州市瑯琊區人口最多的社區,地處滁州鬧市區,單位小區眾多,人口密集,天井、小巷四通八達,因此管理難度很大。但就是這樣一個曾經的“問題”社區,卻接連榮獲“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安徽省文明單位”等24個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于該社區近年來踐行“黨建引領、特色服務、共筑和諧”的工作宗旨。
朱家和在這里已經工作了17個年頭,對社區和轄區居民有著深厚的感情,社區每一項榮譽都傾注了他的努力和付出。作為“小巷總理”,朱家和總是忙得不著家,看到社區在一天天變化,他覺得很值。在他的帶領下,鳳凰社區開展了區域黨建,以社區黨委為核心,開展“契約化”共建,向著開放、聯動、融合邁進。
在鳳凰社區,夫妻工作忙可以將孩子放在托育處,社區安排專人來照顧;上班沒時間接送孩子,社區組織轄區老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專門輔導孩子;沒時間照顧老人,就送到社區養老服務站,有專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侍奉老人,其樂融融。鳳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幼兒托育、學生托班、老人養老中心應有盡有。“社區太好了!解決了我們中年夫妻的后顧之憂!”居民張先生說。
“社區工作主要是人少事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個筐,什么事都往筐里扔,多了就容易亂。”怎么辦?朱家和與社區領導班子成員經過考察調研,整合資源,將社區劃分為9個網格,分別建立黨支部,實現黨建、創建、綜治、城管、信訪等“多網融合”,形成黨建引領小區治理“一張網”。
“一團線,找到頭了,就亂不了!”朱家和說。
據了解,在滁州市像鳳凰社區一樣實行紅色網格管理的,還有782個。近年來,滁州市大力實施“紅色匯治”工程,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在織密紅色網格的同時,滁州市也在深化紅色服務,優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在社區網格節點、人流密集區域等設立“紅色驛站”93個,設置“黨建+”綜合服務窗口,推進便民服務。市、區兩級1.6萬多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組織開展“圓夢微心愿”“上門送溫暖”等活動,累計服務5萬多人次。
小崗村
滁州高教科創城文體中心 趙思淵 攝
夕照北湖 夏力武 攝
博西華公司 趙思淵 攝
【關鍵詞:謀劃新篇】
執政為民
正氣充盈“一片天”
站在新起點上,滁州市正在謀劃更好地把“執政為民”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
新時代必須有新狀態,沒有作風過硬、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再好的藍圖也會流于空想。就“正氣充盈”而言,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至關重要。近年來,滁州市狠抓正風反腐建設,修復政治生態。“走出陰霾迎霞光”,經過多年建設,全市黨風政風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政治清明;全市主要經濟指標總量位次年年前移、增速始終領先。
執政為民,領導班子“得把關”。圍繞“助推高質量發展”,滁州市樹牢“重品行、重業績、重適配”用人導向,開展干部“大培訓、大鍛煉”,選派200多名優秀干部到“雙招雙引”、脫貧攻堅等一線歷練,到長三角先發地區和上級部門跟班學習,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對于年輕干部,滁州市創新舉措,實行年輕干部“導師幫帶制”“一人一檔”建立“成長檔案”,激活年輕干部“一池春水”。
執政為民,政治作風“得抓實”。滁州市主動適應新時代組織工作的新變化新要求,打破思維定式,出臺市管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建立政治表現紀實臺賬,加強干部日常考核、延伸考核、近距離考核,多維度構建知事識人體系。
執政為民,群眾利益“得看緊”。滁州市持續聚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斷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持續聚焦侵害群眾身邊不正之風,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治理,推動基層干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持續聚焦管黨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充分發揮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村級紀檢監察員的監督探頭作用,著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嚴管厚愛】
健全機制
容錯糾錯“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對干部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支持干事創業、改革創新,堅決維護好政治生態,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滁州市率先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專門成立滁州市容錯糾錯專議工作組,持續推動容錯糾錯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大力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今年疫情防控監督中,鳳陽縣一鄉鎮出現疫情防控失職失責問題,紀檢部門查清事實后,暫時對該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予以立案,督促干部放下包袱、積極作為、將功補過。后來,鳳陽縣紀委監委鑒于主要負責人在之后疫情防控工作中精心謀劃、精準施策,有效阻止該鎮疫情擴散,經研究予以從輕處分。
創新實施事前備案制度,切實消除一些干部既想干事、又怕出事的心理顧慮。截至目前,滁州市紀委監委已接受備案事項50件,推動了晶科能源項目等一批重大招商項目的順利落地。
滁州市委巡察組在對該市一家醫院巡察中發現,該醫院存在發放“體檢勞務獎勵”問題,符合糾錯條件,隨后該院黨委廢止了這項激勵措施,退還獎勵,主動糾偏、消除影響,組織上不作負面評價、干部提拔任用不受影響。
滁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李玉平說:“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容錯糾錯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干部積極性。”容錯糾錯工作開展以來,共對48個重要事項予以備案,推動落地重大項目23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17個。
該市紀檢部門還抓評查重回訪、抓親商促安商,全面開展案件質量評查、扶貧領域案件專項復查、掃黑除惡案件專項復核,在監督執紀和審查調查中依法維護企業和客商的人身和財產權利,著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環境。
清流河畔好風光 趙思淵 攝
本版圖文由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統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