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烈日灼灼,午后的風帶著股烘人的熱氣,卻擋不住市民前來觀戲的熱情。滁州大劇院里外早已被人潮裹得嚴實,一波波觀眾攥著票根往劇場里涌。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由滁州演藝集團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黃梅戲《好一朵茉莉花》即將在這里首演。
圖為7月29日,大型原創黃梅戲《好一朵茉莉花》演出現場。 全媒體記者畢鴻攝
記者來到后臺,看到主演、群演們正在做妝造,還不時聽見清亮的唱腔。“開嗓是戲劇表演前必不可少的環節,大家提前了兩三個小時來做準備。”演員劉異穎介紹,“排練的兩個多月來,大家休息很少,周末也用來練習,每個參與者都在全力以赴準備演出,對于這次演出都非常有信心。”
下午三點,舞臺大幕緩緩拉開。當黃梅戲《好一朵茉莉花》的旋律如清泉般漫過劇場,燈光驟然亮起,舞蹈演員踏著節奏依次上臺,肢體隨著音樂的韻律婉轉起伏。輕盈靈動的開場,像是一把帶著溫度的鑰匙,輕輕打開了那段皖東兒女于硝煙中守護文化根脈的熱血故事。
故事發生在抗戰烽火席卷的皖東大地上。女青年茉莉受母親影響,畢業后回到家鄉,收集皖東地區的民歌傳承文脈。其戀人唐林則懷著滿腔報國熱情,毅然決然奔赴保家衛國的戰場。后來,在熾烈的家國情懷感召下,二人殊途同歸,雙雙加入新四軍。一場槍林彈雨中,茉莉為了保護鄉親,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子彈,最終英勇犧牲。在茉莉彌留之際,唐林承諾,將帶著她未竟的熱忱,繼續守護中華文脈。
劇中,茉莉的父親鐘秉文為了不讓敵方掠去古籍,他誓死保護,最終犧牲;她的母親凌云同樣錚錚鐵骨,面對敵軍和漢奸的脅迫,不妥協、不低頭,以不屈姿態守護民族文化和尊嚴,用生命為這份信念畫上了悲壯的句點。飾演女主角茉莉的青年演員劉霞說:“女主角茉莉正是在父母的教誨下、身邊人的影響下深深懂得自己要保護什么、反抗什么,所以她有動力去加入新四軍,動員抗戰的同時宣傳民族文化。”
“女主人公茉莉一家三口的壯烈犧牲,是該劇情感的集中爆發點,希望能在觀眾心底漾起綿長的漣漪,喚起大家對文脈傳承的重視,以及對抗戰精神的接續與弘揚。”導演胡繼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個節點推出這部劇,正是為了告訴觀眾,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據介紹,此部大型戲劇參演演職人員共有一百多位,該劇自2022年籌備以來,劇本前前后后經歷了十余稿的修改打磨提升,可謂“三年磨一劍”。“此前,主創團隊前往鳳陽、天長、明光等地采風調研。”據滁州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沙紅介紹,“主人公的名字之所以叫‘茉莉’,靈感正是來源于家喻戶曉的民歌《茉莉花》,清雅、堅韌的茉莉在這部劇中起到了以花喻人的作用。”
在音樂表達上,這部戲劇頗具巧思,將原汁原味的民間小調、耳熟能詳的皖東民歌與韻味悠長的黃梅戲巧妙嫁接、碰撞融合。胡繼宗介紹道,該劇以黃梅戲為本體,融入了很多皖東音樂元素,比如《鳳陽花鼓》《鳳陽歌》等等,這既是對當地文化的傳承與活用,同時也能讓觀眾增添一份對本土文化的親近與認同,讓這部劇的精神內核擁有更扎實的文化根系。唐林扮演者劉勝說:“作為一名青年黃梅戲演員,要主動扛起傳承的擔子,既要精進技藝、守住傳統的魂,也要讓經典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全劇終了,現場觀眾眼含熱淚、掌聲如潮,動人的劇情與多種藝術融合的呈現方式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高度贊譽,線上官方直播間獲得兩萬多點擊量。觀眾許陽光抹著眼淚說:“看完這部戲,我們深感到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牢記歷史、傳承革命精神,在崗位上拼搏奮斗,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