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天長市金集鎮作為世界名曲《好一朵茉莉花》原型《鮮花調》孕育之地,茉莉花的芬芳不僅浸潤著鄉愁,更化作社會治理的春風。金集鎮結合“滁州有讓”基層治理品牌內涵,打造《鮮花調》傳唱小班,以“金話筒”傳遞民聲、“金嗓子”唱響共識、“金墨硯”寫訂民約、“金口諭言”說商共治,讓《鮮花調》民歌的獨特影響力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金鑰匙”,助力基層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該鎮深挖《鮮花調》發源地優勢,創作移風易俗快板、反詐短視頻等文藝新作,讓古老旋律承載現代文明理念,唱響百姓心聲。同時,借鑒市域治理經驗,創新推行網格“四微行動”:“微宣講”以“板凳會”“田間嘮嗑”等形式解讀政策,拉近干群距離;“微文明”編排《喜事新辦樹新風》快板詞,引導群眾簡辦紅白事;“微治理”聚焦群眾生產生活,通過精準施策解決實際問題;“微心愿”結對幫扶困難家庭,讓愛與溫暖在細微處流淌。
同時,該鎮廣納“五老”鄉賢、青年黨員、文藝志愿者入班,將優秀家風家規、村規民約、黨的先進理論巧妙融入悠揚旋律,以文化人營造“家和萬事興”的健康風尚。同時,建強以村民組長、老黨員等為主體的網格員隊伍,憑借“人熟、地熟、情熟”的優勢,在“嘮家常”“暖心交流”中精準摸排糾紛苗頭,確保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此外,打造村級“4+N”調解尖兵隊伍,依托村民理事會、百姓評理說事點等平臺常態化開展調處,實現村級“事能解、人管住、紛爭息”。
該鎮通過組織多樣文化活動,搭建群眾文藝展示平臺,為基層治理提供堅實的精神文明支撐。選樹標桿引領鄉風。持續挖掘選樹“美麗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身邊榜樣,組織先進典型深入車間田頭分享經驗、座談交流,點燃“學先進、爭先進”熱潮。“鮮花調”唱出新鄉風。組織來自企業、村居一線的“百姓名嘴”“理論達人”,圍繞耕地保護、“掃黃打非”等熱點,創作改編“三句半”、歌曲等文藝作品,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隨著茉莉花香深入人心。
此外,該鎮以茉莉花文化為紐帶,精心建設茉莉花大道、廣場等地標,打造“茉莉仙子”IP形象,創建“茉莉花調解工作室”,將“和合共生”理念融入調解實踐,形成“互尊互重、公平細致”的調解文化,實現“茉莉飄香處、和美互幫傳”的治理愿景。打造“茉莉花調解”品牌成效顯著,矛盾糾紛總量同比下降42%,信訪量下降65%,訴訟案件減少38%;調解成功率躍升至98.6%,群眾滿意度高達97.2%。 (陳延林 張本森)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