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三夏”生產以來,面對持續高溫少雨的嚴峻考驗,天長市永豐鎮科學部署、提前謀劃,全力以赴保障夏收夏種工作的順利完成。
科技賦能糧歸倉。今年,永豐鎮共投入大型拖拉機97臺套,聯合收割機156臺,高速插秧機150臺,烘干機械31臺,為全鎮糧食穩產豐收保駕護航。“農業產業園”智慧農機云平臺實時監測農機動向,科學調配跨區作業機群,計算黃金收割路線,助力收糧歸倉效率較往年提升20%。目前永豐鎮小麥收割近八成,共計53500畝,超2000萬公斤。
與此同時,永豐鎮還積極做好糧食收儲、農資保供、安全生產、秸稈禁燒等相關工作,強化落實各項防災減災生產技術和工作措施,為全年豐產豐收和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精選良種播新綠。麥茬猶泛金輝,夏種已譜新章。位于永豐鎮三元村的天康農業示范園日光溫室大棚里,4米多高共9層的立體循環種植機正推動一排排秧盤上下有序移動,讓秧苗均勻、充分接受光照、加快生長。天長市新農人協會會長張建昌在一旁仔細檢查著秧苗生長情況,“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β葡聚糖功能型大米品牌,已通過低GI產品認證,預計今年至少種植500畝。”
大棚外的褐色水田里,高速插秧機正將綠意織成片。50名農機手與時間賽跑:“歇人不歇機,三兩人輪班,日插秧60畝。”當前全鎮已栽插水稻1.6萬畝,100%的機械插秧率讓行距株距精準如尺規作圖。
多渠引水潤民心。永豐鎮蒲東村新建一座防汛抗旱泵站,讓1500畝農田灌溉排澇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清澈的河水順著管道源源不斷流入水渠,再流向田間地頭。“今年下雨很少,非常擔心,現在水泵一響,心一下子舒坦了!”望著自家田里源源不斷涌進的河水,村民張大爺不由得感慨。為進一步保障農業生產用水,永豐鎮在全鎮180座固定泵站基礎上,又增設臨時水泵113座,各級泵站供水期間24小時不間斷工作,累計提水近160萬立方米。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高供水效率,永豐鎮對周邊大小河道及時進行水草清理及河道疏浚,全力保障水源正常流通。(陶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