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4月26日上午,瑯琊區瑯琊街道團工委、花園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滁州新華書店圖書城店,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少年行 匠心初體驗”主題活動,將傳統拓印技藝與春日自然美學創新融合,帶領二十余名青少年以帆布包為紙、草木為墨,繪制出非遺文化的青春畫卷。
“這片三葉草的脈絡像不像大地的掌紋?”志愿者荊老師舉起一片翠綠的葉片,孩子們立即圍成圓圈仔細觀看。活動現場,擺放著素白帆布包、環保顏料及各式敲拓工具。孩子們挎著竹籃穿梭于花叢間,精心挑選楓葉、花瓣等植物,將整個春天收進籃中。
制作環節中,荊老師示范“定位—覆膜—敲拓”技法。七年級學生林小棠將花瓣在帆布包上擺出蝴蝶造型,用木槌進行敲擊,淡紫色的花汁漸漸浸透帆布包,引得旁觀的孩子驚呼:“花瓣在布上開花了!”。知識競答環節更是妙趣橫生,關于“二十四節氣植物圖譜”的搶答聲驚起數只白鷺,為活動增添靈動注腳。家長王先生看著女兒專注整理作品的模樣感慨:“原來非遺可以這么‘潮’,傳統文化在孩子手中煥發了新生機。”
豐富的活動形式,將植物拓印與現代生活美學結合,正是讓非遺“活起來”的創新嘗試。這些浸潤著草木清香的文創作品,不僅承載著春天的記憶,更將文化自信的種子播撒進少年心田。(張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