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胡文峰 通訊員郝騰飛)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初心使命,持續完善關愛保護機制,不斷提升關愛服務水平,全面筑牢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安全防線。
清底數,建機制。我市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以基層網格化管理為依托,建立常態化走訪摸排機制,定期對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和困境兒童進行走訪摸排,精準掌握兒童學習、生活、監護等情況。成立領導小組,健全市、縣、鄉、村四級保護工作協調機制,選優配強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加強履行監護責任教育,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學校、監護人四方責任,建立重點兒童包保制度,構建“六位一體”保護工作網絡,確保全市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和困境兒童不失管、不失控,筑牢兒童防溺水屏障。
防風險,除隱患。我市利用廣播、短信、宣傳欄、橫幅標語等載體,廣泛宣傳兒童防溺水及自救常識,提高兒童及其監護人的防范意識,營造防范青少年兒童溺水的濃厚氛圍。開展防溺水急救演練、防溺水手指操學習,觀看安全警示片和微電影,提醒兒童珍愛生命遠離水域,增強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意識和能力。組織專人對轄區內水庫、河道、溝塘等溺水事故易發地段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更換老舊警示牌,適量增設防護欄及安全警示牌。組建防溺水巡邏隊伍,分組包保事故易發多發水域,定時定人定責開展日常巡邏,及時勸阻和制止下水游泳的兒童。
聚合力,強關愛。我市充分發揮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村(社區)兒童之家等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未愛童行”“愛心媽媽牽手計劃”等主題活動,探索“政府+社會組織+公益慈善”兒童關愛保護模式。健全控輟保學機制,落實強制報告、救助保護等制度規定,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發動各級機關和鄉鎮(街道)黨員、干部與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和困境兒童進行牽手幫扶,通過家庭走訪、電話隨訪、鏈接資源等方式,組織“兩講一送”活動,織密保護網絡。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