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五月份,滁城街頭巷尾的法國梧桐與柳樹進入飛絮飄散期,輕盈的飛絮雖為自然現象,卻給部分市民帶來不少困擾。為減少飛絮影響,近年來我市園林部門采取專項修剪、藥物控制等舉措加強治理,同時醫生提醒易過敏人群要做好科學防護。
飛絮“撒歡”季
市民生活受影響
“這些年飛絮雖然說有所減少,但仍沒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記者在滁城街頭采訪中,不少市民發出這樣的聲音。
滁城的李先生經常到公園遛彎、鍛煉身體。每年四、五月份楊柳飛絮時,他都患過敏性鼻炎,打噴嚏、流鼻涕,持續很長時間才好轉。為了應對飛絮帶來的鼻炎問題,今年,李先生早早中斷了戶外鍛煉計劃。
“不止我一個人因為楊柳絮引發過敏性鼻炎,門診上,很多患者存在這種情況。”針對飛絮問題,李先生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將飛絮的樹木全部更換,這樣可以一勞永逸。
不少市民還反映,飛絮堵塞汽車水箱散熱片,如果不及時清理,日積月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每年四、五月份,車子的散熱片和玻璃上,都會堆積不少飛絮。”劉先生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每年到了飛絮“撒歡”的季節,他都會采取掛車簾、增加清洗次數等措施,來減少飛絮帶來的影響。
每年這個季節,被飛絮煩擾的還有環衛工人,飛絮嚴重時,增加了清潔工作量。“絮子輕,一掃就跑,風一吹遍地都是。”滁城環衛工蔣阿姨介紹,后來她們總結經驗,先灑水再清掃,這樣路面就能清潔得徹底些。
多部門聯手
合力緩解飛絮困擾
記者了解到,滁城飛絮主要源于法國梧桐和柳樹,是植物繁衍的自然過程。法國梧桐作為“行道樹之王”,廣泛分布于老城區天長路、明光路等主干道,共約1700株。其夏季遮蔭、秋季景觀的優勢顯著,但春季飛絮易引發過敏反應。柳樹則多分布于水岸公園,在滁城景觀樹種中占比雖少,但飛絮問題同樣存在。
氣象條件對飛絮影響顯著。據悉,四、五月份當連續3天最高氣溫超25℃,飛絮進入集中爆發期。此時,飛絮攜帶的花粉、灰塵等過敏原易引發鼻癢、流涕、皮膚紅疹等癥狀,甚至加重哮喘風險。
為緩解飛絮困擾,記者了解到,我市園林部門自2024年底,啟動對滁城法國梧桐專項修剪計劃,通過疏干修剪減少果球量,來減少飛絮的發生,目前已修剪600余株,未來將逐年推進。柳樹則采用藥物防治與沖水清理結合的方式,降低飛絮飄散密度。
針對部分市民提出的徹底砍伐建議,我市園林部門工作人員認為這種方法不可取。據介紹,法國梧桐和柳樹是綠化的“功勛”樹種,具有重要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悉,針對飛絮問題,近期我市環衛部門還通過增加路面灑水頻率、清掃次數等舉措,減少路面飛絮量。
醫生提醒
易過敏人群做好防護
目前我市已進入飛絮初發期,醫生建議,易過敏人群要做到“躲、捂、掃、清”四字口訣。飛絮高發期的10時至16時,建議易過敏人群減少外出,選擇清晨、傍晚或雨后時段活動。外出時佩戴口罩、墨鏡及紗巾,避免飛絮接觸口鼻眼。家中要關閉紗窗,使用吸塵器或濕化清理室內飛絮。回家后,及時清洗面部,用生理鹽水清潔鼻腔。醫生特別提醒,若出現過敏癥狀,可用冷藏淡鹽水冷敷緩解;嚴重者需及時就醫,提前使用抗過敏藥物可有效預防鼻炎發作。
飛絮飄飛是自然與城市共生的課題。滁城正通過科學治理與公眾防護相結合,力求在生態效益與市民健康間找到平衡,讓春日美景少一份煩惱,多一份安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